2025-09-04 08:28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现场嘉宾中,有人带着已逝退役军人父亲的照片前来观礼,替父亲圆梦;有少先队辅导员戴着红领巾,要将阅兵盛况传递给2000多名孩子;还有合唱团的成员唱哑了嗓子,唱出中国青年的风采。
9月3日清晨拍摄的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上午9点多,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空中护旗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揭开阅兵分列式的序幕。紧接着,徒步方队在长安街上阔步走来,脚步铿锵有力、气势如虹;战旗方队的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承载着历史,迎风招展;装备方队中,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战略重器通过,“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引得全场欢呼。
这是空中护旗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3架直-8L运输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战旗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观礼人员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记者拍摄
东风-5C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空中梯队教练机梯队拉出14道彩烟/记者拍摄
大会最后,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歌唱祖国》的激昂乐曲响彻天安门广场,观众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齐声歌唱,久久不愿散去。
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气球和鸽子。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鸽子。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智慧农业专家林龙手里捧着已逝父亲的照片和身后的天安门城楼合影。他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在世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天安门接受检阅。这次,林龙带父亲圆梦了。“我父亲是1992年去世的,那年我9岁,我用了30多年不停的努力工作,今天得到了邀请函,带爸爸来阅兵,完成他的遗愿。”
林龙说,观看阅兵感受到祖国如今的强大,但也不能忘记过往的不易,他将一直秉承父辈的教诲,不忘初心,回到岗位后继续热爱土地,继续把中国的智慧农业做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龙带着父亲的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留念/记者拍摄
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贾宇杰是3000人合唱团的一员,现场演唱了《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多首抗战主题歌曲。大会结束,全情投入的他嗓子已经哑了。“唱到后面,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把所有的力气都吼出来了。特别是唱到《歌唱祖国》时,当时放飞了和平鸽和气球,大家都挥舞着国旗,太自豪了,我和身边的一些同学都流泪了,真的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感觉。”
合唱团成员贾宇杰/记者拍摄
观礼台上,一群青年戴着红领巾,向着镜头行少先队礼,引人注目,其中一位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董京俊。
董京俊说:“红领巾是少先队的重要标志之一,戴上红领巾,是为了提醒自己时刻记住初心,努力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听党话、跟党走,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董京俊要把所有在现场看到的、感受到的与2094名孩子分享,把这种令人振奋的精神和心情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中国如今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是未来更需要他们担起这份重担,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少先队辅导员戴着红领巾,行少先队礼/记者拍摄
吕守晔在天安门广场留影/受访者提供
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吕守晔说,他曾作为群众游行方队的一员参与过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节点上,他想起了艾青曾在抗战时期写的一首诗《复活的土地》。诗中写道:“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吕守晔说:“很多革命先烈付出了鲜血才换来了我们美好的生活,80年过去,我们的大地不仅是复活了,还以更加蓬勃的姿态在世界上去生长、去扎根,甚至开始影响更多的人。”
作为当代青年和前沿学科的学生,吕守晔深感责任重大。他说,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口,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把这条路走下去,带着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更好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