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这就是中国人专属的“同屏共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2025-09-04 19:07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气势如虹、威震寰宇,高燃的九三阅兵,让每个国人热血沸腾。

长安街畔,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长枪短炮”,大家不停寻找复刻经典的拍摄点位。街头巷尾,很多人还在指着头顶,讲述凌空战鹰呼啸而过的时刻。而放眼全国,大屏前频频驻足,小屏前一刷再刷,两天来,全国似乎时时处处都是“观礼台”,太多人脸上洋溢着相同的兴奋与自豪,反复回看、津津乐道。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也不例外,有媒体统计,对盛大阅兵,台湾线上渠道播放量超500万,这一幕也被网友称为中国人专属的“同屏共振”。

这样强烈的共鸣,也说明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家级的纪念仪式,更是一种全民共赴的历史体验。无论是亲历现场的激动,还是在线围观的点赞,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让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从祖国的心脏直抵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胜利日大阅兵,何以牵动全民心弦?近代以来,中国遭受欺凌、灾难深重,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更是将中华民族逼到亡国灭种的边缘。14年浴血奋战,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让中华民族一雪耻辱、涅槃重生。80年过去,当现代化受阅部队如钢铁洪流般经过天安门前,当“万国牌”飞机被雷霆列阵的国产战鹰取代,当国旗护卫队护送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一路行进,一个更加自信、更加强大的中国跃然眼前,中华民族的奋斗与荣光有了具象呈现,每一个国人都渴望从这场盛典中感受这份荣光。

隆重的纪念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大国崛起的坚定步伐,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昂扬士气,也见证了今日中国的凝聚力向心力。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深沉的情感。80年前,抗战胜利宣告着中国人民被动挨打的日子一去不返。80年后的今天,民族复兴势不可挡,强起来的国家带给所有国民稳稳的安全感,让“我和我的祖国”的情感联结更加深刻。“国家强大,与我有关”,守护国家,就是守护我们的生活。

当和平鸽飞翔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当彩色气球腾空而起,场内场外都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由衷的自豪,更是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真诚祈愿。而14亿多人的“同屏共振”,对家国大事的关心关注,本身就是我们最坚固最热血的精神长城。

图源:本报 记者程功摄

滚动报道

编辑:范荣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