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人整齐划一,纪念大会广场合唱团这样做到“声同一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4 21:06 语音播报


在纪念大会现场,天安门广场3000人的合唱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000人的大合唱如何做到整齐划一、“声同一人”?背后20名广场合唱团分指挥,功不可没。

站在1米多高的分指挥台上,8名广场合唱团分指挥情绪饱满、神采奕奕。抬手、预备、收拍,每一个指挥动作都整齐划一,每一种情绪表达都极富感染力。

纪念大会广场合唱分指挥训练专家 李刚:非常好,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分指挥团队和3000名40所高校的大学生,把暖场音乐演绎的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我们的分指挥团队也是第四次完成国家庆典的合唱任务。作为他们的老师,深深地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合唱团分指挥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 于孟汝: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我的激动,虽然经过了很多次演练,看到我们国家的这些国之重器从我们的面前经过,我才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有多么的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觉到非常的自豪。

3000人,分成多个声部,要在44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齐声高歌,首先需要克服声音延迟的问题。

纪念大会广场合唱分指挥团队领队 焦琳:它的声场非常的复杂,在合唱团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听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我们中间只有一秒钟的不一样,但是在整体的,不管是在电视机前还是在现场,听的就完全脱节了。

另外,本次活动的歌曲演唱难度整体上很高,也给指挥增加了难度。《松花江上》的缓慢节奏与情绪起伏,《保卫黄河》的速度很快,还是多声部歌曲,想要唱齐并不容易,这些都是分指挥训练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分指挥们不仅要确保合唱的整齐度,还需引导队员传递出作品的深情。

纪念大会广场合唱分指挥训练专家 李刚:《松花江上》,它是一个叙事描写,68的节拍速度,很慢。在广场合唱,我们没遇到过这么慢的作品。要求是深的气息、长线条的乐句的把握,乐句里边还得有强有弱,深情地演唱,对合唱来说有难度。

正式演出的时候,20名分指挥轮流上场,8个分指挥台分布总长度接近100米,在余光很难看到其他分指挥的同时,每一名分指挥还要引领近400名合唱团成员,克服声音延迟问题,分指挥们听着耳机里返送的演奏声,必须做到同时呼吸,同时挥拍。

纪念大会广场合唱分指挥训练专家 李刚:我们在平谷封闭训练的时候,每天12个小时,每天挥拍2万次,拿两根绳作为道具,跟着节拍器练,高到哪,低到哪,左边、右边。20个分指挥必须完全一致,同如一人。才能做到3000人的整齐划一,排山倒海。女孩子很多没劲,但是这次的作品很多,又是进行曲的、军歌的。她们都自己买沙袋,绑上沙袋练习,最重的大概有五六斤。

李刚曾担任多次大型合唱与分指挥训练的专家,最终呈现的效果在他看来无论是声部的平衡音色、声音的位置、声音的情感表现力,还是总体的合唱艺术,都体现了我们国家广场合唱的最高水平。

滚动报道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