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09:58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丰富的视角、生动的细节、饱满的画质、流畅的播出和精准的解说,让本次纪念大会直播成为经典。
据统计,截至4日6时,总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全媒体渠道直播和后续重播点播总触达296.21亿人次,电视端直播收视份额达92.61%,创历史新高;全媒体渠道总用户规模达8.55亿人。3日当天,总台297个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热榜,总阅读量超65亿次,话题#阅兵收视率#登上热搜第二,在榜时长超14个小时,阅读量超12991万次。
酷云实时数据显示,仅央视综合频道CCTV-1的收视份额就占了近75%
网友:“收视率绝对不止!远远不止!”不信你瞧——
教室看,单位看,社区看,甚至船上看,多元的收看场地!
通勤看,影院看,超市看,学校看,丰富的收看场景!
许多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等在街头找好位置,只为亲眼看到受阅部队风采;海外留学生们准点守候,期待着来自祖国的仪式感。网友评论:“准点看阅兵,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默契!”
创下新高的收视数据,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团队为这次“大考”交出的圆满答卷。此次总台前方共投入超过3000人工作团队,承担纪念大会直播、音响保障、文艺演出及大会同声传译等工作。
阅兵看总台,满满的仪式感究竟从何而来?众多网友主动划下重点——
中国排面
身临其境的震撼
“横看一条线,竖看一个人,一个方阵共用一个脚步声!”观众对分列式的种种期待,终于正式揭晓答案。总台以“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的制作标准,把这份身临其境的震撼传递给观众。
分列式前,长安街上,徒步方队调整队形,威武之师蓄势待发。此时,直播视角跟着战士们缓缓移动:他们登上坦克和战车,握紧了方向盘。当镜头从装备方队一镜到底回到仪仗方队,观众期待也随之拉满。
一系列丝滑的镜头切换后,分列式开始,来自徒步方队的震撼扑面而来。“推拉摇移跟甩”“远全中近特”的多种排列组合,既展现排山倒海的气势,又如榫卯般精准嵌合、无缝衔接。
对于备受军迷期待的装备方队,总台今年继续创新拍摄视角、引入特种设备,地面视角、炮管视角、机翼视角、旋转视角……顶级运镜,只为让大家大饱眼福。
薪火相传
就是中国式浪漫
如果说中国排面撑起了直播的燃点和爽点,那薪火相传的中国式浪漫,则逐帧戳中观众泪腺。
“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即将奏响,让我们同声高唱这首将亿万颗心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奋进强音。”总台的解说词后,我们看见士兵高昂的头颅、起伏的胸膛、滚烫的心,声画互文,成就了薪火相传最浪漫的表达。
这一秒,升旗手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框,画面无声,誓言却震耳欲聋。之后,学生们的背影挺拔,歌声嘹亮,老兵们昂首挺立,敬礼致意。网友说,“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代代相传,让我们铭记,今天的繁荣富强,来自烈士们的血肉长城。
传递薪火、致敬英烈的镜头语言,还有许多。有网友看到,新型装备通过天安门时,镜头及时拍下抗战老兵起身敬礼。战旗方队中,80面光荣的旗帜迎风猎猎,唤醒我们对英雄的记忆。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总台设置的仰拍镜头,正如充满敬意的目光。
共祈愿
国泰民安 世界和平
当7架歼-10表演机在天坛祈年殿后拖曳出14道彩烟,网友口中的“绝美同框”,成为本次阅兵最亮眼的画面之一。
如何解读这个画面?一条高赞评论说:“古人仰天而望祈愿风调雨顺,我辈自强不息佑此国泰民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钢铁之翼与古老建筑的同框,为这场仪式写下了厚重的注解: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飞行梯队起飞时,我们跟随飞机的视角,掠过农田、村庄和城市,空中俯瞰大好河山。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气球布满画面,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年号台等同框。呈“人”字形分布的观礼台,舒展为众志成城的曲线,涌动着满腔赤忱……
一位外国记者在现场热泪盈眶:“中国展示先进武器,不是为了说‘我们厉害’,这些展示只是为了铭记历史,而且同时去共创未来。”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更维护和平,镜头里的每一张笑脸、每一声欢呼都向世界传递着和平的力量,这份力量还将激起更多回响。
每一个画面都精益求精
每一处细节都精心雕琢
铭记历史的时刻
注定会被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