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张旭然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平谷中学的张旭然。在故事开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介绍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做罗布麻。它生在盐碱地的裂口,长在沙漠的边缘,干瘪的豆荚里藏着千万颗像蒲公英一样的种子。当地人说它是“仙草”,可我更爱它的花语:勇往直前。
四年前,我在新疆的沙漠里种下过罗布麻。那时的我没想到,两年后,一棵“罗布麻”会跟着我来到平谷——他就是我的学生,小林。
成为老师的第一天,我站在烈日下的军训场,像极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午后。当我望着阳光发愣时,白白胖胖的小林突然塞来一瓶水:“老师,您喝。”他眼里的真诚让我想起了初见的罗布麻的样子——渺小,却藏着光。
军训结束后,我提议他当班长,他耳朵瞬间红透:“我成绩不好,从来没当过班干部。”我说:“成绩可以努力,真诚却千金难换。”他用力的点头,“嗯”的一声里,藏着像罗布麻落地时的勇气。
可这股勇气没撑多久。高一开学,他的笔记本便出现大片空白,自习课打盹、甚至偶尔迟到,期中考试排名停留在280名。那天放学后,他在操场哽咽:“同学说我成绩那么差还当班长……我就是块笨石头,这辈子只能当普通人。”
我望着他眼里的光在熄灭,忽然想起罗布麻。“知道吗?新疆有一种名为罗布麻的植物,生长在最贫瘠的盐碱地,它刚扎根时,风沙、暴雨都会欺负它。可罗布麻从没想过‘当普通人’,它就想在沙漠里活出个样来。”小林突然抬头:“老师,您见过它?”我望向西边的晚霞:“两年前,我就站在那片贫瘠的沙漠。只有亲身见证过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才明白那是前所未有的触动和震撼。罗布麻就像那些看似平凡却努力变得不平凡的人,虽然渺小,却始终向阳生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转机出现在高一下学期语文课堂。当我讲到《红楼梦》时,小林突然举手:“老师,我想演贾宝玉!”我惊讶于他的自信勇敢。演出那天,他穿着戏服站在舞台上,我仿佛看到了在石头缝里长出的小芽儿。演出结束,他跑过来兴奋地说:“老师,原来读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和人物对话!”那一刻,我知道,语文的种子在他心里发芽了。高一期末,他总排名冲进年级前120名,撕掉了“成绩差”的标签。
原以为他会一步一个脚印成长,可高二开学,小林的变化让我担忧:他开始频繁照镜子、涂发胶,甚至跟妈妈说“要辍学修电脑”。某天下午,小林垂头丧气找到我,说想休学。我带他去学校附近电脑城,他看着学徒工满手油污在狭窄空间拆卸零件,陷入沉思。我指着橱窗里的招聘海报说:“真正的‘形象’,不仅是外在,更是脑子里的知识、肩膀上的责任。”后来的小林剪掉了时髦发型,空白笔记本填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像极了藏在豆荚里的种子。
高二上学期期末,小林的名字出现在年级前50的榜单上。而我和小林的故事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了。在高二的下学期小林分到了精英班,我也不再是他的任课老师。他在朋友圈写到:“张老师总说我眼里有光,可我以前觉得自己像块路边的石头,是她弯腰捡起我,说‘你看罗布麻,石头缝里都能长’。”
现在的小林也常常会跟我分享他的近况,在刚刚过去的期中考试,他进入到了年级前十。成为了学生心中的“励志榜样”。小林的蜕变,让我逐渐懂得:风会吹走种子,却吹不走扎根的勇气。当我们把爱化作土壤,每颗曾被轻视的“顽石”,终会像罗布麻一样,勇往直前,绽放光芒。
(该文系作者于2025年7月15日在“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系列活动暨首届平谷区教育系统讲述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的讲话,部分内容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