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10:48
时间:2025年9月4日
嘉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占斌
中国网: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讲话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有何深意?为何以盛大阅兵仪式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如何实现持久和平?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与广大网友分享观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占斌(中国网 杨楠 摄影)
中国网:张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张占斌:各位网友好。
中国网:习近平的讲话中开篇就再次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您如何理解这16个字揭示的内涵?
张占斌:我理解的铭记历史就是希望我们记住历史这些事情,记住这些真实的历史,不能忘了历史。应该说忘了历史就是背叛。中华民族在过去的岁月中走过非常艰难的道路,为赢得胜利或者是为迎来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很多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要篡改历史。现在,国际上有一些势力妄图篡改历史,甚至美化有些国家的一些历史,应当说铭记历史就是要求我们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
缅怀先烈,就是我们不要忘了在战争中英勇牺牲和做过贡献的这些先烈,应当说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官方统计,有3500万军民在这个14年的战争中伤亡。所以,赢得这样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特别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硝烟离我们越来越远,有的人可能不太了解这段历史,这就需要铭记历史、缅怀历史。另外,需要我们铭记这些先烈为我们民族、国家站起来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珍爱和平,也是希望通过这些历史的烟云,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世界和平对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中国人民过去遭受过战争的苦难,更加珍爱和平,更加知道和平的重要性。由此也是希望中国将来能够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这也是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开创未来,也就说我们只有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缅怀这些先烈,为世界和平创造好的环境,我们才能和世界人民一起来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网: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站在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的视角下,如何看待这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贡献”?
张占斌:“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中国的侵略。到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
从1931年开始,整个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由于过去国力比较弱,处境最为艰难,可以说是险象横生,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包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各界的共同合作,我们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以这么说,中国人民在付出重大牺牲之后,迎来了这场胜利确实来之不易。它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战场最重要的内容。
如果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分成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中国战场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大概我们中国战场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对付着可能大概百分之七八十的侵华日军,因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中国战场的艰苦抗战,整个苏联的反法西斯战场受到的压力就会更大,甚至有可能两边作战。同时,中国战场也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使日军不能够在其他战场上有更大的进展。从整个世界这个战局的分布来看,中国14年的艰苦抗战是整个东方主战场。应当说,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持久抗战,大大地消灭了日本法西斯力量,而且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关键性的贡献。
中国网:讲话中再次提到“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当前,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哪些新的时代价值呢?
张占斌:这次总书记讲话中提到了伟大抗战精神。在此前他对抗战精神做过总结,他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在今天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也是把这4个方面的内容都要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工作中,激励我们上下,大家一起面对我们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事业,要有新的担当、新的境界。
虽然抗日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世界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现在就面临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伟大进程。如何在强起来这个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确实很有深意。所以要求我们要牢记历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于迎着困难上,把我们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这个时候我们的环境和抗战时不一样,但是我们在新的条件下仍然有很多挑战,也有很多风险,比如大国之间的较力,包括我们的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我们整个国家的结构都在不断调整优化等等。这时是需要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来鼓励大家有精气神,把我们的事情干好,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这句话激励着我们把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中国网:讲话中提到“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二战胜利成果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国际体系的权威性与有效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您认为讲话对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具有哪些现实针对性?
张占斌:大家知道,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应当说二战结束我们创建了联合国,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发明,也是世界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也可以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成果。联合国成立80年来,为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做了很多重要贡献。
中国作为联合国中的重要一员、常任理事国。在80年里,中国作出了我们的贡献,也贡献了中国智慧。但是,走到今天,确实像总书记讲的,人类还面临着新的问题,比如联合国已经创办80年了,现在战争还在有,比如巴以冲突等等,一些地方、局部的冲突还在。
在这样一个时刻,总书记强调这些也是希望,一方面中国要继续努力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同时也呼吁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要积极努力,为维护和平环境创造一个和平统一的世界。
中国网:讲话中提到“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哪些现实意义?如何实现持久和平?
张占斌:总书记强调这些确实有深意。因为现在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是很太平的。刚才我们也说了,现在有些地方局部冲突,有的战争打了几年了还没有消停。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现在整个世界的治理也面临着挑战,包括联合国的权威也面临着挑战,比如说像美国这样一个大国,它是为联合国创建作出重要贡献的国家,也是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但是,近些年来,美国有些领导人搞“小院高墙”,甚至对中国“长臂管辖”,进行打压。而且在联合国的很多问题上有一些不配合、不作为的事情,所以就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复杂,矛盾更多,世界和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在和平发展,而且向强国迈进。我们这样的国家发展起来以后,怎么和世界各国相处,怎么发挥我们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怎么能够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就是要捍卫联合国的治理秩序,要把世界和平作为一个发展方向来追求,也就是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正确一边,到任何时候都要走一个推动和平、维护和平的一个正确发展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责任重大,而且使命也很光荣,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中国网:习近平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以检阅部队的形式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您认为意义何在?
张占斌: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我们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开始逐渐地组建人民军队。
从历史和现在来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部队。在阅兵的时候,很多士兵高呼口号“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是经历过艰难困苦锻造出来的部队,也是一个打赢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部队。
我们阅兵不是要“秀肌肉”,要震慑谁。我们是想通过这样一个(仪式)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提振我们整个部队的士气。同时我们不忘历史,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用这种正确的历史观指导我们更好地建设国家。我们也更好地和世界各国人民相处,目的也是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可想而知,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热爱和平的中国,肯定是世界稳定的一个重要理由。所以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征,其中有一个就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不像过去资本主义老牌国家的现代化是靠着战争、殖民、欺负幼小国家,实现大量的财富积累。我们是在民族解放之后,靠着我们自己努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上改革开放,不断地使我们国家赶上了这个时代。
我们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所以这几十年来我们也一直加强军队建设,加强国防建设,希望为我们国家长远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也为世界和平做出我们中国的努力和贡献。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宣示中国这样的大国要友好和平地和世界各国人民相处,在相处中大家一起努力来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更好地创造一个人类美好家园。
中国网:习近平向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当我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不能忽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这与我们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怎样的呼应?
张占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受了一个艰苦的磨练和考验,靠持久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可以说是动员了天下的力量,因为我们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者。
但是我们回顾历史,中国人民也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帮助。比如苏联当年也出动了空军,光飞行员就有200多人牺牲在中国,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美国陈纳德飞虎队也来支援中国抗战,而且也有很多飞行员牺牲在中国,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甚至也包括在滇缅公路上,中国守军和英国守军共同维护着滇缅公路,也都为这个这条道路畅通付出过很大的牺牲和代价。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热爱世界和平的人们和中国人民一道来取得的胜利,所以我们也特别珍惜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时至今天,它要求我们要记住这段历史,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同时也要永远铭记这些国家、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奋斗和牺牲。
所以,总书记讲的这些话,也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各国人民尽最大努力处好关系,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为世界和平做出我们中国更大的贡献。
中国网: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未来,我们如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占斌:从我们如何来推动这件事情来看,可能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从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角度讲,也是要求我们各国人民,包括各国政要都要正确地对待历史,不能忘了历史,也不能歪曲历史,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在正确的历史观上来求得和平,求得团结,求得大家的共识,形成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实事求是的一个共识。这是我们各国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友好合作的一个前提,所以需要我们把这些正确的历史观向全人类、全世界进行传达。
同时也要求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更多地承担国际责任,比如在联合国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各种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要发挥引领作用、导向作用。同时也要求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打铁还得自身硬,先把自己的事办得更好。对我们今天来讲,就是把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这件伟大事业干好。
所以我们要弘扬抗战精神,越到关键的时候越能顶得上去,以我们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这个确定性来应对国际环境复杂的不确定性,只有这样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才能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下一步还要通过我们国家的努力,比如我们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一个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的生产关系,来推动我们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好了,不是对世界的威胁,而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因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个最重要的力量,所以希望在这方面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强大起来以后,也要更好地跟世界各国相处,仍然要秉承着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带动更多的国家跟上时代步伐,向这个方向一起迈进。
中国网:通过纪念活动,也是让我们能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这些精神中来汲取开创未来的这样一种力量。
张占斌:是的。
中国网:好的,感谢张教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解读。
张占斌:谢谢你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