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泽东发表演讲: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2025-09-09 19:17 语音播报

时事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以《论持久战》为题发表了演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战局起伏,“亡国论”和“速胜论”等论调随之出现。对此,毛泽东强调,只要全民族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同时,毛泽东还反复提到了游击战的重要性。

01

1938年初,日军在攻下山西长治后,企图依托邯长公路,向西继续推进。时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立即决定,以第385旅第769团袭击日军在邯长公路上的重要兵站黎城,以吸引附近的潞城守敌前来支援,并由陈赓所带领的第386旅在途中打一场伏击战,伏击地点就设在神头岭。

3月16日凌晨,第385旅第769团的战士们向黎城发起进攻。没过多久,一支日军大部队出现在公路的一端。狡猾的日军在即将进入伏击圈时,派出了一支侦察小队前来探路。

卢勇 国防大学 教授:他们主要是防止附近的山头有伏兵,他就没想到自己跟前有我们的伏兵。陈赓的部队埋伏得特别好,不许动工事上的旧土,踩倒的草也要扶起来。

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的日军大部队放心地向前行军,很快便进入到八路军的伏击范围。第386旅的战士们突然从公路两边发起突袭,日军强大的武器装备顿时难以施展。

这场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八路军共毙、伤、俘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02

1939年9月,随着欧洲战事愈演愈烈,深陷中国战争泥潭的日军想要迅速结束中国战事。日军计划攻占南宁,建立空军基地,切断中国西南补给线,并威胁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这一战,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甚至宣称此为中国战事的最后一战。

不久后,日军攻下南宁,并一路占领了通往内地的交通要地昆仑关。

1939年12月18日,以第五军为主力的中国军队向昆仑关日军阵地发起总攻,昆仑关几度易手,战事十分胶着。第五军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山头,以血肉之躯向日军碉堡发起攻击。

1939年12月31日,中国军队成功拿下昆仑关,歼灭日军4000余人。此战是中国军队以空、炮、坦、步等军兵种协同配合,对日军攻坚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

03

随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速战速决的企图已然破灭,进攻重心逐渐从正面战场移向敌后战场。

1941年初,日军突然对冀中地区进行“扫荡”。5月9日,大批日军向河北蠡县大曲堤村扑来。正当日军在村中与蠡县三分区区小队战士们展开激烈巷战的时候,村外突然冲进大批战士。遭到两面夹击的日军很快溃不成军,仓皇突围。

原来,为了躲避日军的残酷镇压,蠡县的老百姓在地下挖通了连接村内各处的地道。有了地道的保护,冀中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日军反复袭扰,地道战的威名很快在抗日战场传扬开来。

1945年1月,美军观察组艾斯·杜伦上尉来到冀中考察。这时,得到消息的日军突然杀到。

时任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高存信命令大家进入地道。日军随即向地道里放烟灌水,试图把地道里的人逼出来。高存信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家阻隔毒烟,把水引走。

与此同时,战士们依托隐藏在磨盘底下、墙角附近的射击孔展开反击。十几个小时过去,日军不断伤亡,一无所获,不得不匆匆撤离。

当杜伦平安返回地面后,得知房东大娘为了保护他们被日军砍成了重伤。

高凌 高存信之女:他们追问她洞口,老太太不说,他们就拿刀砍。她用手挡了一下,正好三个指头下去,老太太当时就晕过去了。

在人民的支援下,八路军在冀中扎下了根,神出鬼没的地道战让冀中这块战略要地从未被日军完全掌控。

兵民是胜利之本。这是一场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军民必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