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热的餐盘盛上刚出锅不到半小时热气腾腾的饭菜——新学期伊始,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的1268名学生,依托“中央厨房+校园微厨房”的供餐新模式,吃上了更加卫生、安全、营养、美味,有“锅气”的“升级版校园餐”。
上午11点,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校园微厨房烹饪间里,台面上各色食材摆放整齐,两位师傅已经忙碌了起来,荤菜炖了一会儿,素菜刚开炒。半个多小时后,软烂入味的排骨炖玉米、咸香下饭的香干小炒肉、酸甜开胃的番茄炒蛋、清脆爽口的手撕包菜陆续出锅。冒着热气与香气的饭菜随即进入分餐间进行分餐。
11时40分,校园微厨房工作人员推着餐车陆续将午餐和餐具配送到各个楼层教室门口。
中午12点,下课铃声刚响,学生们便准时开饭。餐盘里,是色香味俱全、热气腾腾的午餐。学校二年级家长李女士在开学第一天就参与了陪餐,她欣喜的表示:“新学期饭菜比以前更加热乎可口了,孩子胃口都好了很多。”更加热乎可口的饭菜正是得益于我区推出的供餐新模式:“中央厨房+校园微厨房”协同运作的成果。
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学生正在享用热乎午餐。
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此前由于空间有限,并未建设学生食堂,此次改变供餐模式,学校挖潜校园空间,建设了一个可满足烹饪、分餐两个功能,约60平方米的校园微厨房。记者注意到,校园微厨房虽然叫厨房,却并没有普通厨房中都有的刀具。“洗菜、切菜、配菜等初加工环节全部由承担‘中央厨房’功能的配送企业进行,他们将处理好的净菜每天通过冷链车运到学校,校园微厨房只进行热食加工。”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学生成长服务中心主任张军告诉记者,“这种模式下,学校端的‘微厨’只需要对送来的新鲜食材进行最终烹饪,既省去了初加工间的空间,又缩短了出餐至食用的时间。”
“中央厨房”里员工正在进行食材的清洗与切配。
北京瀚达营养餐配送有限公司是承担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中央厨房”功能的企业。“我们配送的菜品要保证新鲜度,肉、蛋、菜、奶等都是当天进货当天配送。”公司经理赵晶晶介绍。货源保证新鲜,初加工的各个环节更要保证卫生和安全。在“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流程严格:员工需完成晨检、穿戴工作服,经喷淋消毒后方能进入加工区。蔬菜经专业设备清洗后,工作人员使用消毒刀具进行切配,装箱后还需通过金属检测仪检测,最后存入0-8℃的冷藏库等待冷链配送。
中央厨房完成前期准备,校园微厨房专注最终烹饪,解决了效率与安全问题。新模式下,孩子们的餐食搭配能否做到营养均衡呢?“目前的午餐食谱是由学校、中央厨房企业及学生家长代表共同制定的,每天两种主食、两荤两素、一汤粥,固定搭配酸奶或水果。”张军说,“后续我们还将与区妇幼保健院合作,结合专业意见和学生反馈,持续优化菜品,实现营养餐的品质升级与精准搭配。”
区市监局工作人员到校指导“央厨+微厨”建设工作。
目前,我区已顺利完成2家中央厨房和1家校园微厨房的许可工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副科长王赵伟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政策宣讲、实地观摩等方式推广该模式,为有意向的学校和企业提供全程指导。同时,鼓励现有中央厨房发挥示范作用,扩大供餐覆盖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进行校园微厨房改造,提升餐饮服务效能。区市监局也将加大监管力度,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更多学校和企业参与建设,共同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热乎、安全、营养、美味
“中央厨房+校园微厨房”新模式
正在重新定义校园餐的标准
让孩子们的每一餐
都吃得更加暖心、安心、放心!
记 者:高宇晴
摄 影:高宇晴
编 辑:匡智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