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好奇
核电站如何从蓝图拔地而起,
铸就“国之重器”
“屋顶”如何硬刚17级台风,
岿然不动?
电影场景如何1:1神还原,
让虚拟照进现实
地下巨龙“盾构机”如何边穿梭边换刀,
毫不停歇?
建筑废墟如何“变废为宝”,
化身绿色新宝藏?
绿色低碳好房子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接下来,
就请跟随安小居的脚步
走进中建二局2025服贸会展台,
看硬核技术如何重塑城市未来,
点亮美好生活!
补国内空白!
“国之重器”用上了自主建造技术
在核电建造领域,“华龙一号”先进建造技术首次以成套形式亮相。该技术凭借“核岛大型复杂混凝土结构先进设计方法”“三代核电核岛复杂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等核心优势,成功攻克了三代核电建造中的多项施工难题,为“国之重器——华龙一号”筑牢技术根基。
其中,国产大吨位预应力系统实现了预应力施工设备、材料的“国产化”,有效解决了“卡脖子”难题;核岛大型复杂混凝土结构设计平台大幅提升了施工设计精度与建造效率,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在广西防城港、广东太平岭、山东石岛湾等核电项目落地应用,有效推动了“华龙一号”标准化批量化建设进程,为我国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顶”住17级台风!
金属屋面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在金属屋面建造领域,团队主导研发的“嵌入式连续焊接不锈钢金属屋面系统”和“金属屋面模块化体系和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团队创新研发高抗风金属屋面系统,实验室静态抗风压能力高达21千帕,相当于抵御17级台风,同时实现“滴水不漏”的密封效果,更经受了多次强台风实战检验,安全性能拉满。
在广州白云机场T3建设中,通过“BIM+3D扫描+参数化设计”集成技术,实现了毫米级高精度不锈钢连续焊接;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中,不锈钢自动焊接机器人仅用十个月,就完成了22万平方米世界最大整块超薄不锈钢金属屋面施工,创造了国内首个不锈钢焊接金属屋面系统。
影视场景“神还原”,
大型复杂文旅场景建造技术领跑国际
想在现实中体验影视大片的震撼场景?“大型复杂文旅场景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可以帮你实现。
在全球首个迪士尼宝藏湾项目中,团队应用“基于影视艺术的主题场景实现”技术,融合智能机器人、高仿真船模,超大高清裸眼3D球幕等先进特效元素,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游玩体验,荣获世界主题娱乐协会(TEA)“杰出成就奖”。
“始于创意概念的异型建筑体态数字化建造”技术也在我国首个环球影城度假区项目成功应用,同时,综合运用Revit、Lumion等数字化建模软件逆向创建高精度模型,为异型建筑的高质量建造提供了技术保障,让“奇幻场景”从荧屏走向现实。
国内首台(套)!
滚刀机器人为盾构机插上“智能翅膀”
产业工人在调试盾构换刀机器人
在盾构机再造领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套)工业级盾构换刀机器人一经产出,便在广州白云机场城际项目上大展身手。这台机器人创新拥有7个自由度,具备刀具磨损自动化监测、刀具搬运、新刀具安装等功能,能实现毫米级定位,确保每次换刀“零误差”。不仅将换刀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降低了作业风险,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每吨减排42公斤CO₂!
从建筑废墟到绿色宝藏
在智能设备领域,“建筑固废资源化处理生产线”成套技术惊艳亮相。这项可实现建筑垃圾100%循环利用的“黑科技”,凭借其创新的“破—碎—分—用”全链条处理工艺,吸引了行业目光。
“我们的技术就像给建筑垃圾装上了‘消化系统’。”技术负责人介绍,该生产线已在重庆成功应用,仅需12亩用地就能实现年处理60万吨建筑垃圾的超强“胃口”。
该技术通过采用完全国产化的“二级破碎+二级筛分+多级分选”系统,能精准剔除杂质,将废弃混凝土、砖瓦等建筑垃圾转化为高品质再生骨料,再复配成低碳混凝土,形成完整的资源循环产业链。该技术将为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100%健康建筑,
打造“绿色人居”行业样板
在“好房子”领域,系统构建了“好房子”“好社区”产品理论体系,创新提出具有中建特色的“1GST”产品架构,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北京副中心“运河玖院”项目通过六重垂直绿化营造“立体森屿”生态景观,实现建筑与自然、文化的和谐共生。上海“玖上琅宸”项目搭配了270°转角无柱视野、10米全域架空层等前瞻设计,重塑现代居住的空间体验,获评全国首批零碳社区认证,嘉定“理想之地”更被誉为“中国未来城市理想单元”的示范项目,成功彰显了中建二局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创新实力。
本次展会上中建二局将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创新引领中国建造”为主题,集中展示在“好房子”系列产品、新型建筑工业化、数智建造三大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用智能重塑建造,构建美好生活新范式,引领行业迈向智慧未来。
供稿单位:中建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