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14:26
广州番禺的黄辉在成为SHEIN(希音)的男装供应商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回款慢、要账难。“和SHEIN合作的第一个好处是资金能够准时到账,从工厂到上下游都进入了良性循环。”黄辉表示。广东普宁的内衣供应商李伟明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库存率和现金流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吸引他与SHEIN合作的重要因素。
“库存少,结账快”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让黄辉和李伟明有了充足的账期和现金流保障,全年的资金流动性和盈利能力提升了,工厂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
黄辉和李伟明的转变,正是广东省作为全球重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在数字化浪潮中寻求突围的生动写照。以SHEIN为代表的平台型“链主”企业,凭借其按需生产柔性供应链模式和赋能体系,如同一股强劲的“链主”动能,深度介入并重塑着产业链的基因,为广东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近日,随着SHEIN上半年供应商赋能计划一系列最新数据出炉,在一个个服装生产制造企业的点滴变化背后,整个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再造,也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生动实践。
柔性再造:从经验驱动到需求驱动
在业内看来,“五年5亿元”供应商赋能计划是SHEIN在数字化基础上助力传统服装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又一杀手锏。
自2023年宣布5年内投入5亿元深化供应商赋能工作以来,SHEIN围绕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工厂扩建、社区公益服务等方面持续赋能供应商。随着全行业绿色化趋势的明确,SHEIN还额外投入资金,加大了包括屋顶光伏、能效提升等绿色减碳项目在供应商群体中的持续推进,助力产业精益化、数智化、绿色化综合能力提升。今年上半年,SHEIN投入了近3000万元用于技术创新和精益化建设,开展培训超250场,推动关爱工人的聚星光与儿童之家等公益项目有序进行。
拆分“4+1”赋能体系以后,可以发现其并非简单的资金输血,而是一场针对传统服装纺织产业的系统性再造。
作为全球时尚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拥有深厚的积淀与完整的链条。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广东省在纺织领域形成了汕头、东莞、江门开平、中山、揭阳普宁、佛山高明6个比较集中的市(区),在服装领域形成了三大产业带。
解决现金流和库存问题是SHEIN改变服装纺织产业的第一步。“猜测市场需求、提前季度甚至年度备货”是产业带工厂常态,品牌订单的起订量动辄成千上万件,未销售库存通常在30%左右,这会直接影响供应商结款,造成动辄两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账期。回款慢将影响工人工资、上游面辅料工厂付款、业务周转、后续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工厂改造等各项计划,拖累工厂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SHEIN的柔性供应链模式下,供应商得以实现通过小单的首单上款来测试市场反应,再利用数字化优势对销售需求快速跟进进行返单,从而实现以销定产。借此,SHEIN可以做到将未销售库存率降低至个位数,将账期压缩至发货后30天,甚至根据供应商的合作资质压缩到7天内付款。
“对很多中小工厂而言,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有供应商感慨,“做服装以来第一次被人追着付款。”这也意味着,柔性供应链对于现金流和库存的优化解开了广东大量中小服装制造业的束缚,为产业“轻装上阵”和技术升级铺平了道路。
解决了资金和库存问题,用技术赋能生产线成为破局的关键一步。《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数智化建设推动纺织服装生产经营管理降本增效。到2027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推动80%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建设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制造工厂”。
SHEIN正在做的就是让数字化系统普及产业带。成为供应商后,黄辉工厂沿用了SHEIN的数字化系统,取代了表格填写追踪进度。“电脑上实时更新的生产指标和全流程在线化同步,是人脑难以企及的。”黄辉表示。
通过数字化系统,越来越多像黄辉一样的供应商可以实时掌握全球时尚趋势以及消费者反馈,对订单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以此制定后续产品和产品线风格、定位与企划规划。进入生产环节后,每个款式生产与质量管理环节的要求与标准可以实时同步,方便供应商进行生产排单、生产管理、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产业带供应商们有了打造爆款产品的能力。
同时,SHEIN研发的技术工具和智能设备则是生产线数字化升级的利器。2023年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SHEIN共研发了超170项工具、设备,获得了超25项专利,其中,今年上半年共研发了20项。有了技术工具和智能设备,中小工厂在面临珠片断针、刺肤、拼缝和缩褶结合等复杂款式和问题时,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
“通过这些创新工具的使用,在服装这样一个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制作工艺繁多、原材料层出不穷的非标行业里,SHEIN也成功让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交付品质得以更加标准化,进一步推动柔性按需供应链的精益发展。”SHEIN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产培训则让先进技术落地生根。在李伟明的工厂里,色丁面料的油污问题导致的品质把控问题,以及尾部查货环节低效率问题成为技术升级后的新痛点。为此,SHEIN组织相关员工参加了针对性培训。
“我们才发现色丁的油污问题很多出在更源头的缝纫线环节,除了加强对车缝员工在车位上的规范把控外,更关键的是在前端的验布环节,以及对缝纫线的把控上。”李伟明表示,“经过这样持续地改善和调整,员工在同样的时间内提高产值,挣到了更多的钱,也更愿意按照精益生产的理念去做。SHEIN作为‘链主’持续通过多种形式赋能,推动我们共同成长和进步,反过来,我也会用这种方法来促进我们的员工成长。”
除此之外,绿色转型也同步渗透了制造业全链条。屋顶光伏在供应商工厂大面积铺开,2024年使用的光伏电量合计超6500万度,相当于减碳超3.5万吨;再生材料制成的包装袋逐步替换了快递和成衣包装中的传统塑料袋,2024年SHEIN整体所使用再生塑料袋节省原生塑料超6700吨,减碳超2.1万吨;数码热转印技术引入生产线,为SHEIN节约113万吨水。
从“手工经验”转向“智能决策”,从“粗放管理”到“精益生产”,SHEIN通过数字技术推动中小工厂走向现代化升级。
SHEIN就这样凭借数字化技术赋能,为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了全链条的跃升。在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看来,这颇具开创性。“从赋能的方式来看,SHEIN提供的丰富的智慧仓储、技术软件、智能制造、产品检验工具,让原本不具备智能制造能力的单一企业加速数智化转型,让小单快反模式真正落地。从赋能范围来看,SHEIN的数智化能力贯穿全产业链,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合作伙伴的合作伙伴、客户、客户的客户......由此推动更大范围的产业协同,最终形成更有韧性的产业生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培育出80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00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超1000家的各类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域。如今,这些特色产业集群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当前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工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背景下,SHEIN以众多供应商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一条可行路径——头部企业凭借深入的技术创新与资源开放,能够有效整合传统分散而庞大的产业生态,打破单个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推动整个价值链实现全面、协同的升级。
生态共赢:从单打独斗到全球市场
作为产业链的“链主”,SHEIN发展的辐射作用,远非生态体系内的成百上千家供应商,更让国内众多基础雄厚的产业带打开新的升级空间。
咨询机构GlobalData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从全球时尚市场的市场份额来看,SHEIN凭借数字化按需柔性供应链优势,成为增长最快的时尚零售商,与爱马仕和香奈儿成为2023年时尚市场最大赢家,凭借1.53%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零售商。
近日,数据分析网站Similarweb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SHEIN在美国时尚与服饰类别中仍然排名第一,也是全球时尚与服装类网站首位。此外,SHEIN 8月谷歌搜索量增长了25%。
SHEIN的崛起让更多企业搭上了出海的巨轮。这场发端于广东产业带的数字化升级,早已超越企业自身的边界,走向全球市场。
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广州佛山中山服装产业”被列为产业发展核心区之一。番禺的成衣、普宁的内衣、张槎的针织、里水的袜子......多个不同的服装产业带遍布广东省多地。这些产业带每天都上演着通过积极转型顺利跨境出海,以及持续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商业故事。
在SHEIN这个全球化平台的整合和赋能下,这些原本相对独立、分散的广东特色产业带获得了集体出海通道和平台支持,“数字化”“柔性生产”“出海”成为产业带商家们的关键词。SHEIN打通了产业带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壁垒,将这些产业带的优质产品搬上全球电商平台,这些传统产业带也因此获得了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入场券。
在上个月举行的广州跨交会上,SHEIN激活县域经济潜能的案例受到关注。如今,产业带商家正将跨境电商从过去的“备选渠道”提升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优化了县域就业结构,创造了大量如海外数字营销、国际物流管理等新职业需求,甚至催生了“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新岗位。
“通过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网’‘触电’‘出海’,有效助力产业带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我们相信,借助广东跨境电商发展优势,叠加县域产业深厚基础,二者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将会释放1+1>2的聚合效应。”业内人士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SHEIN助力产业带出海的脚步尚未停歇。据了解,SHEIN在自主品牌助力服装产业升级与出海之外,借助平台模式率先在跨境电商平台中发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并推出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助力优质产业带和品牌上行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截至2024年6月,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已覆盖近400城,包含对广东省内21个地市的全覆盖。相较2023年,合作范围已扩展至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佳木斯等较远地区的企业。
在业内看来,SHEIN不仅是全球时尚产业的“革新者”,更是探路者。SHEIN践行的“按需生产+产业赋能”模式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提供了精益化、数智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而其打造的“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模式同样助力更多中国优质供应链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从“制”造向“智”造与“绿”造的华丽转身,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提供了参考答案。
当越来越多的“链主”企业像SHEIN一样,以技术赋能上下游、以需求贯通全链条,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便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当SHEIN的柔性供应链模式成为全球时尚产业的重要参照,当中国制造的“数字化基因”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一个属于中国智造的新时代正在悄然到来。
校检:张萌 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