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的修建工精料美,尤其是满雕佛像经文的裕陵地宫,更堪称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地下佛堂”。在裕陵地宫里除了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精美佛像,还有许多神秘的古老经文,它们有什么含义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探秘裕陵地宫,解读古老的经文吧!
裕陵修建于乾隆八年,即1743年,历时九年,共耗银203万两。这座陵寝是在清朝国势鼎盛时期修建的,其规模宏大,布局得体,质量上乘,工艺精湛,尤以其精美的地宫雕刻闻名于世,素有“石雕的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之称。
据统计裕陵地宫的主要雕刻有佛像46尊、菩萨8尊、天王4尊、佛塔2座、八宝3组、五欲供2组以及藏文和梵文经咒文字30111个字,此外还有狮子、宝珠等其他纹饰,所有雕刻技法精湛,传神逼真,仅雕工一项工时就用了三年,工银耗费了一万两白银。
在裕陵地宫中最吸引人的除了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就是那些整齐的经文。档案上记载裕陵地宫所刻番文注音的经文有29464字,梵文647字。这些阴刻的经文,排列整齐,字体端庄,刀法遒劲有力。这些神秘的经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为了解开裕陵地宫梵文、之意,著名清史研究专家于善浦先生在1980年春夏之交,临摹并整理出了梵文637个字,又从第二道门洞券内两座喇嘛塔的华盖处,找到了另外的10个梵文,最后终于临摹到了647个梵文字。梵文大者50厘米见方,小的文字还不及5厘米见方。于善浦先生带着这些经文来到北京,四处求教,也没解决梵文的翻译事宜。后来又在广济寺的中国佛教协会观空法师的帮助下,见到了郭元新先生。郭元新先生很有才华,不仅懂藏文、梵文,还懂蒙文、英文,而且不用翻阅字典。他当即在临摹的梵文经咒旁加上了汉字和拼音字母,其中有一些难以译出的,待有时间再译。不久之后,裕陵地宫的梵文经咒被翻译出来的就有白伞盖心咒、三字咒、金刚手心咒、六字大明咒、五方佛种子咒,顶轮王咒、五字文殊咒、不动佛咒等。
裕陵地宫布局紧凑,主次分明,图文相济,雕工精细。所雕菩萨、金刚、佛像,其眉目举止,莫不传神移情,所雕器物莫不形象逼真。它既是古代帝王向往极乐世界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工匠精巧技艺的体现。
图片:王刚 雁子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