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银发视角”,提升老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幸福感
工人日报 | 作者 陈曦

2025-09-11 08:20 语音播报

城事

景区售票处竖立着一块购票二维码展板,喇叭提示游客线上购票,一名老年人因没有提前线上购票而无奈离开……据9月6日《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许多景区纷纷实行线上预约售票,方便了群众旅游。而老年人是否会使用线上预约售票功能、使用该功能时存在哪些困难等,成为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时下,选择外出旅游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末,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然而,正如报道所反映的,不少老年人卡在了“线上预约购票”这一步。千里奔赴却只能“望门兴叹”,无疑会挫伤银发族的旅游热情,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对景区和旅游市场来说何尝不是损失?

点外卖时算不清层层叠加的红包、不适应打车软件而经历漫长等待……数字时代,老年人面临的障碍不止“线上购票难”,还有线上挂号、刷脸进站、电子支付等场景,不少老年人无所适从。那些关不掉的弹窗、无处不在的广告等,都让他们感到迷茫,甚至一不留神还会掉进“自动付费”“电信诈骗”等陷阱。此外,对一些仍在工作的低龄老年人来说,弄明白单位的无纸化办公流程也非易事。去年,一起“大龄员工不会线上请假被解雇案”就曾引发“职场适老化”的呼声。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当老龄化社会遇上信息化时代,如何帮助银发群体顺畅参与社会生活,考验着公共服务的“绣花功夫”,也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温度和价值取向。从另一个角度看,银发群体有着较强的消费意愿。合力填平“数字鸿沟”,满足该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不仅能够提高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也对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大有裨益。

事实上,我国一直在推进数字适老化改造。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技术适老化标准规范体系更加健全、改造规模有效扩大、层级不断深入,数字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与用户体验显著提升。现实中,适老化改造仍有诸多有待深挖的空间和潜力。

比如,很多平台和预约系统的“长辈模式”虽然实现了大字体、大音量、大图标,但对老年人的思维习惯、交互习惯考虑不足;一些APP的适老化改造简单粗暴,过度删减功能,忽视了银发群体内部在年龄、身体素质、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恐怕是因为一些经营主体仅把目光盯准年轻消费者,缺乏精细化改造的内驱力,且“不懂”老年人,对衰老体验缺乏感受和洞察,也并未深入调研老年人的需求。

提升银发族在数字时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既要等一等,也要帮一帮。等一等,即各类民生服务中,有关方面不能“一刀切”地转向线上,而是要适当保留线下窗口,保障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益。帮一帮,即应多些“银发视角”,用心倾听老年人的需求,及时收集老年人的反馈,以更贴心、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不断消除银发群体的“数字恐慌”。政府部门在提供适老化指引的同时,也可给予相关企业减税降费优惠,以提升其参与积极性。

技术进步指向更美好的生活,老年人理应同享这份福祉。适老化改造,增设敬老座椅、安全扶手等硬件设施很重要,打造周到细致、有爱无碍的数字环境同样重要。期待各方协同发力,将适老化改造向纵深推进,让银发群体在数字时代“老有所乐”“心有所安”。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