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20:21
8万羽和平鸽是怎样集合的?5万把阅兵观礼座椅都去哪了?活动当天首个走上长安街的“第零方阵”是哪个?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圆满结束,大会的幕后故事被逐一“揭秘”,北京服务保障工作的细致、精密、创新、高效赢得广泛点赞。
纪念活动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是首都的光荣使命。为了这一天的圆满,相关工作持续了几百个日夜。35项重点任务清单、上千条动线、数千个模块、13万字的流程方案……一个个数字勾勒出服务保障工作的繁复程度,也见证了无数参与者的辛苦付出。北京不负期待地完成了任务,再次展现了以首善标准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的高度政治意识和卓越组织能力。
服务保障重大活动的意义不限于仪式本身,持续影响、长期效应同样弥足珍贵。眼下,纪念活动后大规模的复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广场红旗阵、观礼台座椅、地毯、长城年号台等多类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景观元素都将用于城市的各个场景中。就拿观礼座椅来说,已在首钢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等公共场所“再上岗”。“参加过阅兵的椅子,必须得去坐一坐!”将被赋予了纪念价值的设施物料融入城市发展肌理和市民生活日常,是对公共资源的循环利用,更是一种长期的精神滋养。
于城市而言,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并非孤立的、一时的任务,而是依托平日积累,惠及未来生活。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千头万绪,将其串连成线的实则是极强的动员力、组织力、行动力。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基于组织架构的持续完善、城市文化的日常涵养。反过来看,“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重大活动也提供了检验城市治理水平、打磨能力、发现短板的契机。未来,“秒级流程”“丝滑协同”能否应用于基层治理?“特殊智造”又如何嵌入日常,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我们期待,种种看得见、看不见的财富持续作用于北京的大事小情之中,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优化治理体系。
市民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也是城市治理的主角,一座城市的文明水平与精神气质很大程度是通过市民主体的具体行为体现的。在本次活动筹办中,首都市民同样有里有面儿、热情大气。理解配合必要的交通管制举措,志愿者在各区点位日夜忙碌,数千鸽友送爱鸽“参阅”……如此种种,无不折射着北京市民的大局意识、古道热肠。这种独特的市民气质孕育了独特的城市治理品牌。从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石景山老街坊、海淀网友等自治组织,到“楼管会”“小院议事厅”“红色议事会”等居民议事平台,群防群治、共治共享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双向奔赴的深厚情谊,重大时刻的共同记忆,将不断激发越共治、越获得、越参与的良性循环。
作为大国首都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国之盛典的舞台,是向全球展现中国的窗口。如果说现代基础设施是一座城市的筋骨,那么治理能力、凝聚力与战斗力则是其不可或缺的灵魂。总结复盘经验,排查弥补短板,完善流程机制,将会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长安街东单路口,定时“唱歌”的纪念主题花坛每天吸引许多市民、游客驻足打卡;首钢园内,人们坐在“城墙红”座椅上,身后正在进行的是国际服务贸易盛会……这些画面,镌刻着一座伟大城市的红色基因,烙印着一段集体记忆的脉脉温情。将做好服务保障与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结合起来,我们一定能共同写下更多美好的北京篇章。
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