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7:49
9月11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在首钢园举办。论坛就“制度型开放·服贸新生态——引领全球合作新动能”主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研讨,并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4》《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2025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三项最新权威研究成果。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数字贸易规模达5575.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数字贸易总额约1/5。
去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居全球第二
“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在致辞暨主旨演讲中,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12年以来,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6.7%,是货物贸易年均增速的1.7倍。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服务贸易开放发展将迎来哪些新趋势?在主题演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表示,以制度型开放推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进而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当下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世界银行一项关于服务贸易的区域研究显示,在东亚地区,服务业已从过去的边缘位置成为贸易格局的中心,带动了增长和就业。其中,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在过去15年中显著提升,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也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经济学家米丽莎表示,服务贸易发展应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监管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三项研究成果立足当前谋未来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4》《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2025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三项最新研究成果。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王波介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4》全面总结了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和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性建议。
“《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今年新增了一块内容,就是人工智能对数字贸易的影响,这是一个热点,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罗雨泽介绍,人工智能将从贸易方式、贸易对象及贸易主体三方面对数字贸易产生变革性影响,同时将引发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与更新热潮。目前,已有17份国际经贸协定中含有涉及AI技术的相关规则。
《2025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张汉林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综合指数为102.5%,发展水平持续改善提升,体现了复杂环境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韧性和增长潜力,预计三、四季度仍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北京服务贸易规模再创新高
北京市委常委陈健介绍,北京立足首都战略定位,加快完善开放平台,持续推动服务贸易提质增效。2024年,全市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总额达到1.17万亿元人民币,占对外贸易比重超过20%,呈现出稳中有进、量质提升的发展态势,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正在成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中,在制度型开放层面,2020年以来,北京累计推出70余项全国性突破性政策,推广80余项创新成果,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的试点,发布首个场景化、字段级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今年5月,北京还发布了《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这些首创性制度突破,不仅解决北京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还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制度性成果。
《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中介绍了北京数字贸易发展成就与经验。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数字贸易规模达5575.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数字贸易总额约1/5,体现出贸易需求旺盛、数字技术领先、数据规则先行先试等发展优势。
据悉,作为服贸会的重要论坛会议活动,服务贸易发展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六届,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标准,打造全球高水平服务贸易合作交流平台。此次论坛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北京市商务局、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共同主办,约20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