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作为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活动,2025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园博园举办。石景山区典型污染源智慧化管控执法终端在活动上首度亮相,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环保专家、政府代表及行业嘉宾驻足参观,并在现场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体验。
据北京市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员介绍,执法人员佩戴AR眼镜即可实现污染源的智能识别,目前该技术上线后可应用于固定源餐饮及移动源车辆的执法工作中,有助于提升执法人员的检查效率,成为环境执法监管智能化的得力助手。
固定源执法场景
执法人员戴上AR眼镜,系统能够对现场灶台、炸锅、微波炉等物品的摆放位置进行扫描识别,对不符合规范的物品进行标黄或标红处理,以便执法人员直观地开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效率,同时降低对餐厅正常营业的影响。此外,系统还可实时调取后台数据,当AR眼镜对准餐厅营业执照时,可立即显示该餐厅的经营状态及实时排放数据,使执法人员快速掌握排放的合规情况。
移动源执法场景
AR眼镜终端依托AI视觉识别技术,自动判别车辆类型,识别车牌后锁定黑名单车辆,同时实时调取车辆基本信息,为现场执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该终端还可针对不同车辆的检查项目进行提示,标注检查部位,提示检查内容与合格标准,并同步提供法律法规依据作为支撑。
此外,针对执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智能眼镜系统支持一键启用“远程专家连线”功能,借助音视频及屏幕共享与后台专家建立在线连接,为现场提供实时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提升复杂问题处置效率。
最后,北京市石景山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智能执法终端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是执法准备更充分,任务信息与企业资料实时同步,执法目标清晰明确;二是执法过程更精准,通过AI识别、数据实时接入以及全过程记录,提升执法的准确性和证据的完整性;三是疑难问题协同处理更高效,远程专家支持实现快速研判,助力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四是执法结果生成更严谨,系统自动辅助判定并生成执法清单,提升执法效率与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