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单体风暴”带来强冰雹
北京晚报 | 记者 骆倩雯 张宇 邓伟

2025-09-14 14:27 语音播报

封面

昨晚,京城迎来一场强对流天气,全市出现分散性雷阵雨,部分地区伴有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雨。不少市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场少见的冰雹天气。视频中,地面白花花一片,冰雹颗粒堆积恍如积雪,被网友称为“冰河世纪”。

9月13日晚,北京出现强对流天气,天空中闪电连连,部分地区降下冰雹。

这场冰雹为何这么强?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根据气象部门近十年的统计资料,北京地区每年4月初到9月下旬都会出现冰雹,目前临近9月中旬,这场冰雹从出现时间上看是正常的,但强度确实比较少见。

从监测来看,昨天18时之后,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尤其是从山区移到平原地区之后明显增强,形成了超级单体风暴。这相当于一个非常强的对流云团,一般出现后都会伴随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移动的过程中,经过丰台、大兴、朝阳南部和通州,移动路径大概是一条40多公里长,2至3公里宽的窄带。冰雹就产生于这条窄带上。”市气象台相关专家表示。

记者了解到,强冰雹天气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形成了一个超级单体风暴,至于超级单体风暴为何会形成,这就跟整个不稳定的大气条件有关系。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南下的时间比往年偏晚,整个华北平原地区低层的暖湿条件特别好,水汽很充沛。而昨天高空还受到冷空气影响,当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的层结,“即高空是干冷的,低层是暖湿的,对流云团进入到这样不稳定的层结后,有利于其强度增强,进而产生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市气象台专家说。

这样的超级单体风暴今年七八月也出现过,但9月出现这么强的情况算是比较少见。

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消防人员提醒,冰雹天气下,路上行人应尽快进入坚固建筑物内躲避,避免在树下、广告牌下停留,以防雷击或坠物风险。若暂时无法找到遮蔽处,可用背包、厚衣物等护住头部和颈部,减少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同时注意远离窗户上的玻璃等易碎物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造成损伤。


编辑:秦亚堙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