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16:26
单弦独弦
单弦始于清乾嘉时期,首创于京城。伴奏乐器为八角鼓与三弦,一人摇鼓唱曲,一人弹弦伴奏,非合唱,故名“单弦”,非一根琴弦也。其岔曲《风雨归舟》之“言前辙”版本,为余最爱。
余至广西东兴之京族三岛,见过所谓“独弦琴”者,确为一根弦乐器。京族人以竹、木斫琴,左端立摇杆,上系丝弦或金属弦一根,以拨片或指套拨弄琴弦,其声幽咽婉转,古朴悠扬,临海弄琴,意境苍茫。彼时忽生一念:若以独弦琴演唱单弦之《风雨归舟》,不知是何滋味?
铜仙承露
北海琼华岛北山腰,有铜仙承露盘存焉,为清乾隆时所设。乾隆于《塔山北面记》中言之,“此不过缀景”。可见乾隆既非求汉武之长生露,亦非纪长吉之辞汉歌,唯好古尔。琼岛之铜仙,在延南薰亭之侧,立于丈余高之汉白玉蟠龙柱上。余在漪澜堂中庭驻足,抬眼即见,此亦为铜仙最佳观赏点。“文革”中,铜仙承露盘为“四旧”,铜仙仆地,断为三截,蟠龙柱折损,埋于土中。1970年,有关部门批准修复此景,始有匠人重新焊接被毁铜仙,使之复位。越明年,北海全园对外神秘关闭,直至1978年3月开园,游人方可入内参观。胡峂兄任北海公园副园长时,曾与余言及此。
周公简段
《神州轶闻录》著者周简段,何许人也?此公山川形胜、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各地风物、饮馔习俗,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读者遍寻其踪迹,竟无人识得庐山真面,岂不怪哉?1995年,余曾为此就教于京城文史专家叶祖孚先生。叶老本海上书香门第,大学考入燕京大学。自兹扎根北京,自号“沪人燕客”,尤爱研究搜集整理旧京掌故,时任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著述颇丰。在新文化街寓所,叶老透露,1980年,中新社老报人司徒丙鹤,组织部分内地学者作家力量,在港报副刊开《京华感旧录》专栏,日发一篇,千字左右,以忆旧形式点滴透露内地变化。集体笔名为“周简段”,其中若干篇稿件为叶祖孚所撰。
“皆是吾师”
庞中华先生,以硬笔书法名于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庞公红遍全国。其硬笔字帖发行量,甚至超过教科书。庞公身材伟岸,浓眉大眼,虽年届八旬,亦腰板挺拔,思路清晰。见新朋友,必赠其法帖,并于扉页上工整题写“某某是我师多指正。庞中华”谦恭无复加也。虽是客套话,不必当真。然获赠之人,皆为中青年,以度人度己之心思之,题“某某是吾友”更两相宜。譬如在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