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2:56
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决定设立5年过渡期(2021—2025年)。设立过渡期最重要的考虑就是要把脱贫攻坚的成果巩固住、拓展好,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今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取得了哪些进展?任务完成得怎么样?9月16日上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表示,总的来看,过渡期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四个不摘”的要求,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脱贫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脱贫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什么是“四个不摘”?韩俊解释,就是脱贫攻坚战打赢了,贫困县摘帽了、贫困村摘帽了、贫困户也摘帽了,但是摘帽以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他进一步介绍,过渡期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这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我们坚持精准帮扶,全面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不断丰富帮扶政策“工具箱”,这些脱贫户,包括有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在“工具箱”里,平均都得到了3-5项支持。截至今年7月底,已经累计对监测识别有返贫致贫风险的600多万群众进行了精准帮扶,消除了返贫致贫的风险,这个数每个月都在变,还有一些群众没有完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我们也都落实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增强了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我们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现在超过85%的脱贫户和监测户至少得到了一项产业帮扶政策帮扶。我们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十四五”以来,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每年都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这一块必须要稳住,因为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出务工就业。我们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这“四支力量”的作用,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还有近300家社会组织倾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可以说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帮扶的浓厚氛围。
——促进了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过渡期明确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这些县都是原来基础比较差的,我们聚焦这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还有3.5万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重点区域,加强倾斜支持。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就是过去的专项扶贫资金,现在叫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已经达到8505亿元,这是真金白银的支持。
“中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们又用五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个成功实践向世界证明,贫困是可以战胜的,而且是可以阻断、不再复发。这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经验。”韩俊强调。
他也提醒,现在脱贫地区的底子还比较薄,基础还比较弱,一些群众返贫致贫风险将长期存在。下一步,将坚持开发式帮扶与兜底保障相结合,长久、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