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5:43
“太可惜了,看着都心疼!”近日有网友拍到,上海一家网红面包店营业结束后,店员直接将一筐筐没卖完的面包扔进垃圾袋。这些面包完全可以食用,而且价格不菲,如此浪费令网友心痛不已。据新民晚报报道,该店店员表示,当天卖不完的面包,会在营业结束后做销毁处理,“虽然觉得浪费,但没办法,这是公司规定,只能照做”。
烘焙产品的生命线比较短,因此不少面包店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当天做,当天卖,卖不掉的,当日清零。此前有媒体报道,西部某省会城市20家烘焙面点门店中,过半门店产品报损率超过10%的行业平均水平;上海个别面包店报损率超过50%,一天丢弃的面包能装满满一麻袋。甚至有店家不以浪费为耻,将“卖不完就扔”当营销噱头,不惜每天丢弃大量面包。
一天的浪费就已经令网友触目惊心,一个面包店、一个行业积年累月的浪费可想而知多么惊人。对于当天没有卖完的面包,消费者质疑何不打折销售,可店家确有难言之隐。有店家担心,打折促销会影响“高端”“精致”的品牌形象;有些顾客可能会故意等到打折后再购买,影响面包的正常销售。再者,买的不如卖的精。扔掉的面包,成本可以折算在出售的面包身上,并最终由消费者买单。社交平台上,一面是对面包店扔面包的心痛,一面是对“面包刺客”的吐槽。扔掉的面包既刺向消费者节俭的神经,也刺向消费者的钱包。
面包报损率,不仅是涉及企业利益的小事,更是关乎社会风气、粮食安全的大事。我国仍是粮食进口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确保粮食安全,既有赖于粮食稳产增产,也需要降低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的损失率。近年来,反对粮食浪费蔚然成风,面包店“日抛”的行规显然与反浪费背道而驰,同时助长奢靡之风。只有杜绝扔面包等“舌尖上的浪费”,才能真正让粒粒皆辛苦的粮食发挥最大效益。
面包没有卖完,不代表价值归零,垃圾袋不该成为面包的归宿。与其一扔了之,不如为剩余面包设“回收筐”。近年来,不少企业已在积极尝试更好的处理方式,有的上线大数据管理系统,分时段分批次制作和售卖面包,根据销售情况调整出货量,有效管控剩余量;有的跟精酿酒厂合作,把报废面包做成啤酒,让剩余面包焕发了第二次生命;有的推出盲盒,用新颖的方式收获消费者好评;有的付诸公益,将当天剩余的面包免费送给员工、环卫工人、外卖员……只要节约意识在线,面包店总能为“离架员工”找到比垃圾袋更好的出路。
任何时候浪费都是可耻的。“卖不完就扔”的营销策略,不是给企业贴金,而是给形象抹黑。面包店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想方设法杜绝粮食浪费,面包才能越来越“吃香”,品牌形象才能越来越有“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