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6:11
北京邮电大学附近,一家藏在巷子里的饺子馆,因为饺子皮薄馅大、口味丰富,食客络绎不绝,很多北邮学生毕业了还经常惦记着回去吃一顿。根据高德地图的数据,在过去的180天里,有3896个人平均开车超过11.3公里去品尝这家店的饺子。
当下,预制菜之争引发舆论关注,背后既有民众对餐饮消费“烟火气”的期待,也有餐饮消费信任度依然不足的现实。
不管是热气腾腾的早餐还是抚慰人心的夜宵,又或者是独具风味的“苍蝇馆子”,烟火升腾、小店复兴,系紧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任连接”,将有助于激发线下消费活力。
01
餐饮消费呈现新趋势
对预制菜的讨论,是目前餐饮行业消费选择和趋势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在各大城市的商场内,餐饮消费选择愈加同质化,连锁餐饮品牌发展迅猛,行业成熟度和规模化提升,却也压缩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选择;另一方面,一些商场和商铺无法使用明火炒菜,令不少菜品失去了应有的口感和“锅气”,愿意为“现炒”买单的消费者便要另寻他处。
中国餐饮消费市场发展已走过数十年。曾几何时,“下馆子”代表着消费的品质升级,人们曾经历过一段“从小店到商场”的餐饮消费迁移过程。随着商业生态建设发展以及大众的消费观念变迁,消费者在吃饭这件事上,也开始回归菜品口味本身。
业界有观点认为,2024年以来,餐饮业正在集体转身,越来越多品牌重新重视现炒现做,用“沸腾的锅气”演绎餐饮好味道,重燃消费者信任。
尤其是,江西小炒、湘菜等既有“锅气”又有地域特色的菜系爆火,平台收录门店数量增长明显。
在全国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烟火气”已不仅是街巷里的民生图景,更是拉动内需的关键抓手。去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全国餐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市井小吃、本地老字号等特色餐饮贡献超三成增速。
不可否认,各种大型连锁餐饮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无数线下餐饮小店因各自特色同样不可或缺,如今蓄势待发将迎接一波“复兴”。
02
让更多小店“亮”起来
数据显示,全国共有800万家餐饮店,年产值6万亿元。800万家餐饮店中,将近600万家是夫妻小店。面积不大的饺子馆,撑起了一个个三代之家的生计。从宏观层面看,6万亿元产值紧密挂钩着300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以及上下游产业的2300多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如上所言,餐饮行业是典型的民生行业,而小店在其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善于搞营销、造口碑的大部分餐饮小店,会把更多心思放在菜品品质、服务熟客上。
如何让更多小店“亮”起来,连接更多消费者?近期,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地图发布线下美食榜单“扫街榜”,这份榜单是基于海量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如搜索、导航、到达、点评等,计算出规模化用户对于某一家餐厅真实的行动,比如“有没有去吃过”“是不是回头客”“是不是专程前往”等。
图片:高德地图发布线下美食榜单“扫街榜”(推广)
同时,评价用户授权后会引入芝麻信用数据,确保高信用人群的真实评论得到充分展示并有高权重,同时剔除虚假评价。
换言之,用一套真实的评价体系去筛选餐饮小店,能把经营者从流量焦虑中解放出来,重“经营”而非“运营”;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机制,让“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了数字化的真实注脚。
一些中小商户已经看到这个榜单带来的改变:譬如外地游客热衷打卡的哈尔滨,扫街榜针对街头巷尾的俄式面包店、东北菜馆、特色小吃店设立了“烟火小店榜”,像张家清真小吃等店面小、口碑好却缺营销资源的店铺,都能通过导航大数据被精准挖掘出来。
03
信用体系呼之欲出
小店虽小,内藏乾坤。“小店经济”的蓬勃生长,既是个体户、小微企业韧性十足的直接体现,更是中国经济巨大活力的源泉。
政策红包已经发出:商务部“百城千区亿店”计划持续推进,至2025年将培育1000个小店集聚区;多地放宽临时外摆限制,允许沿街小店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拓展经营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十五五”规划编制期间,小店经济被纳入民生工程重点议题,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大量优质且充满烟火气的小店散落各地,潜在消费需求亟待挖掘,包括推出扫街榜的高德地图在内,平台企业也在尝试通过建设线下消费信用评价体系,以期让更多用心经营的小店被看见。
(资料图)2025年5月1日晚,广西梧州市长洲区红岭街道水云天夜市,市民和游客品尝美食。中新社发 何华文 摄
专家表示,市井小店构成了城市消费的“毛细血管”,却长期面临流量分散等困境。如今通过平台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将这些散落的“烟火”串联成网,让市井消费从“本地私藏”变为“全国共享”。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
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主任张辉东指出,各方基于信任成就了平台的繁荣,平台也在价值共创中衍生了信任经济的新形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低成本健康发展,为拉动消费注入新能量。“数智引领,进一步加速数字技术与生活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时代之趋和所需。”
小店复兴,信用出力。信任不再是冰冷的数字,信用也能成为无价之宝,烟火气也不是怀旧符号,而是现代商业文明的温度刻度。
有理由期待,伴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数字化升级,数字信用体系会是新时代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创新,正逐步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