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花,不止生姜的别样风采
2025-09-17 11: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提起姜科植物,人们或许会先想到厨房中调味的生姜、咖喱里提色的姜黄,却不知它是一个包含50属、1500多种植物的大家族。从庭院里颜值出众的宝塔姜、黄姜花,到山林间可入药的峨眉姜,再到能作香料的砂仁、可当野菜的蘘荷,都出自这个家族。姜科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以地下根茎或球茎为显著特征,叶片狭长且基部成独特的开放叶鞘,花朵常借艳丽苞片吸引目光,它们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偏爱温暖湿润环境,不仅能装点自然与生活,更在食用、药用等领域为人类提供诸多助力,堪称自然馈赠的多面手植物。

清雅芬芳-黄姜花

Hedychiumflavum

(姜科 姜花属)

近期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的黄姜花陆续进入花期,走进温室若忽然闻到一股清冽又温柔的香气,像刚剥开的柚子皮混着栀子花的清甜,顺着香味寻觅就能遇见一簇簇“举着黄金小喇叭”的植物,它就是黄姜花。虽叫黄姜花,却不能和提取淀粉的黄姜(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混为一谈,它属于姜科姜花属,是实打实的观赏型选手。

黄姜花的颜值自带治愈感,它的花茎挺拔修长,能长到1-2米高,却不显得笨拙,顶端缀着一穗层层叠叠的花序。最特别的是它的花朵,每一朵都呈窄长的喇叭状,花瓣是透亮的鹅黄色,边缘泛着淡淡的乳白,花瓣内侧还藏着纤细的淡黄色花蕊,温柔又明亮。

若说颜值是黄姜花的敲门砖,那迷人的花香就是它的加分项。和很多白天争艳的花不同,黄姜花的香味在傍晚到夜间会更浓郁,这是它为吸引夜间活动的蛾子传粉演化出的小技巧。这种香气不冲鼻、不甜腻,反而带着一丝清凉感,也正因这清雅的香气,它常被用来提取天然香料。

除了观赏和闻香,黄姜花还有很多实用价值:花瓣柔软无刺,在一些南方地区,人们会把新鲜花瓣洗净后裹面粉油炸,或是用来煲汤,口感清甜软嫩;根茎还能入药,具有缓解风湿疼痛的作用。

作为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广西等地)的本土植物,黄姜花天生适应温暖湿润的环境,既耐得住半阴的树荫,也能在向阳处健康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不积水,就能长得茂盛。它的花期很长,在自然环境中,从7月能一直开到10月,在秋日渐凉的时节里,依旧能绽放出明媚的黄色,给萧瑟的季节添上一抹暖意。

黄姜花的花苞

展览温室中的黄姜花

温润如玉-花叶艳山姜

Alpiniazerumbet'Variegata'

(姜科 山姜属)

花叶艳山姜最让人过目难忘的,当属它的叶片。它的株高可达1-2米,叶片宽大肥厚,呈长椭圆形,最长能到60厘米,比成人的手臂还要长。不同于普通绿植单调的绿色,它的叶面布满了不规则的淡黄色斑纹,有的像随意勾勒的线条,有的像零星散落的斑点,每一片叶子的纹路都独一无二。即便不开花,单靠这丛斑斓绿叶,也能在一众植物中脱颖而出,每年4-6月,是花叶艳山姜在自然环境中的花期,藏在叶丛间的花序会悄悄登场,细长的花茎从叶片基部抽出,顶端垂着一串纺锤形的花序,无数小巧如玉石般的花苞紧紧簇拥在一起,完全绽放后每一朵小花都很精致,花瓣呈淡淡的金黄色,边缘带着一丝通透的薄感,花蕊则是温柔的淡粉色,搭配着翠绿的花萼,黄、粉、绿三色交织,清新又灵动。更特别的是,它的花朵还带着淡淡的甜香,虽不浓烈,却能在湿润的空气中轻轻弥漫。

花叶艳山姜的叶片

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花叶艳山姜格外偏爱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合在22-28℃的气候里生长,既耐得住半阴的树荫,也能在散射光充足的地方长得更旺盛。不过它很怕寒冷,冬季温度低于10℃就容易冻伤,所以在我国北方,多作为盆栽室内养护。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就能让它的叶片长得更鲜亮、花朵开得更饱满。

除了超高的观赏价值,花叶艳山姜还有不少实用价值。它的叶片质地坚韧,在一些南方地区,人们会用它包裹食物蒸制,让食物染上淡淡的植物清香;它的根茎还能入药,用来缓解消化不良、腹泻等。

若想见证花叶艳山姜叶片独一无二的纹路,找找藏在叶间的小花,可以在每年的4-6月到展览温室中寻芳。

展览温室中的花叶艳山姜

盛开的花叶艳山姜

红瓷酒杯-火炬姜

Etlingeraelatior

(姜科 茴香砂仁属)

火炬姜最惊艳的地方,在于它以假乱真的花朵。它的花型酷似玫瑰,因此又名瓷玫瑰,那看似花瓣的部分,其实是宽大肥厚的苞片,卵形的苞片质地坚硬且有光泽,像被精心烧制的瓷片,初开时是鲜亮的朱红色,随着开放逐渐过渡到橙红,边缘还泛着淡淡的金边。这些苞片紧密簇拥,形成直径可达15-20厘米的穗状花序,顶端微微收拢,像一只倒扣的红瓷酒杯,而真正的小花则藏在苞片基部,细小的白色花瓣与淡黄色花蕊悄悄探出,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原产于东南亚热带雨林的火炬姜天生离不开温暖与湿润。它的植株高大,粗壮的假茎支撑着宽大的披针形叶片,深绿色的叶面光滑鲜亮,叶片边缘微微卷起,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为“红瓷花”遮挡烈日。它最适合在25-30℃的高温环境中生长,哪怕夏季暴晒也不怕,却极怕寒冷,冬季温度低于10℃就会停止生长,因此在我国只有云南、海南等南方地区能露天种植,北方则多作为温室盆栽观赏。

火炬姜的花期格外漫长,从春季4月能一直开到秋季10月,单朵花序的观赏期更是长达1-2个月。由于苞片质地坚韧,它还是优质的切花材料,剪下插入花瓶,无需频繁换水,能保持20多天的鲜活,无论是单独插瓶,还是搭配绿叶做成花束,都能瞬间提升空间的热带氛围感,因此常出现在高端酒店、花店的装饰中。

值得一提的是,火炬姜不仅颜值高,还有隐藏技能:它的假茎和嫩叶富含水分,在原产地,当地人会将其煮熟后食用,口感清脆爽口;花序还能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或化妆品染色。

拍摄于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中的火炬姜

带姜不是姜的宝塔姜

Costus barbatus

(闭鞘姜科 闭鞘姜属)

与上面几种植物不同的是宝塔姜虽然名字里带姜,但它却是闭鞘姜科家族中的成员。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热带展览温室中,种植着这种自带建筑美学的植物,它的茎打着螺旋,顶端稳稳托着一座层层叠叠的红色小宝塔,还有几缕金黄的小芽从塔缝中探出,这便是宝塔姜。

宝塔姜可不是真的能长出宝塔,它的塔其实是独特的花序,无数片深红色的苞片像瓦片一样紧密排列,层层向上堆叠,形成了形似宝塔的穗状结构,因此也被叫做红塔姜。那些从苞片间冒出来的小芽,则是它真正的花朵。管状的花瓣通体金黄,与艳红的苞片搭配在一起,视觉冲击力十足。

作为来自美洲的异乡客,宝塔姜天生偏爱温暖湿润的环境,这也是它在我国南方地区更常见的原因。它的株高能长到1-2米,深绿色的叶片呈长椭圆形,叶面光滑鲜亮,背面却藏着细密的白色绢毛,触感柔软。更有趣的是它的茎,不像普通植物那样笔直生长,而是轻轻螺旋弯曲,整个植株显得灵动有趣。

在原生环境,每年4-11月,是宝塔姜的高光时刻,一座座红宝塔陆续绽放,既能在庭院中作为景观植物装点环境,又因为花序持久、色彩明艳,成为了优质的切花材料,插在花瓶里,哪怕脱离土壤,也能保持许久的鲜活,让室内瞬间染上热带的热烈气息。

如果想在展览温室中邂逅红色小宝塔,看看螺旋的茎、叠瓦的苞片,还有那藏在塔中的金黄花朵,可以在每年的3-7月来国家植物园北园碰碰运气。

展览温室中的宝塔姜


作者:

国家植物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