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里说的“平则门”指的是这!“朝天宫”规模快赶上半个紫禁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雅贤 于丽爽 实习记者 夏一丹 实习生 张雪琦

2025-09-17 15:03

都视频
进入
胡同里的北京
看更多
+ 订阅

跟着民谣逛胡同——“平则门,拉大弓,前边就是朝天宫。”

平则门指的是现在的阜成门,元代叫平则门,明永乐年间曾修缮,正统四年改叫阜成门。门内旧设弓箭营,用于储存冷兵器,“拉大弓”正暗指此武备场所。

朝天宫建于明宣德年间,仿南京朝天宫而建,拥有13座大型主体建筑,大小房屋3000多间,规模快赶上半个紫禁城。可惜这座巍峨宫殿仅存不足200年,于1626年毁于一场大火。但“朝天宫”仍留痕于街巷之间:阜成门一带多条胡同皆因其得名,如东廊下、西廊下、宫门口头条、二条、三条等,至今仍在沿用。

鲁迅先生、老舍先生都曾在宫门口三条居住过,鲁迅博物馆如今就坐落在宫门口二条,《四世同堂》的创作素材很多都来源于这一片的风土人情。

【胡同里的北京·胡同冷知识159】

策划/撰稿/资源提供:于丽爽 王雅贤

出镜主持:王雅贤

摄制:夏一丹 王雅贤

编辑:王雅贤

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

京报融媒工作室

编辑:王雅贤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