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肠胃病高发,专家教您科学预防与应对
2025-09-18 13:0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进入秋季,气温骤变、空气干燥,加之情绪波动等因素,炎症性肠病、胃溃疡、秋季腹泻等肠胃疾病进入高发期,不少市民深受其扰。北京怀柔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占红从病因分析、日常防护、疾病识别及就医提示等方面,为市民带来秋季肠胃病预防与治疗的专业指导。

田占红说,秋季肠胃病高发与多重因素相关。一是气温忽高忽低,早晚温差大,会刺激肠道平滑肌,导致肠道蠕动异常,要么过快引发腹泻,要么过慢造成便秘;二是秋季空气干燥,身体水分流失快,肠道防护能力下降,有害细菌易趁虚而入;三是秋季日照缩短,人们易出现“季节性情绪低落”,叠加工作压力、换季焦虑等负面情绪,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使其变得敏感。

针对秋季肠胃病的预防与调理,田占红给出以下建议:

饮食管控:少吃辛辣刺激、高糖及油腻食物,减少肠胃负担;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根据月龄适当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补充益生菌,增强肠道抵抗力。

适度运动:坚持散步、快走、打太极等轻度运动,既能提升身体抵抗力,又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

情绪与作息调节:关注情绪变化,避免负面情绪累积;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维持身体机能稳定。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防止肠胃功能受影响。

同时,田占红还详细介绍了秋季常见肠胃疾病的识别要点,帮助市民及时判断自身情况:

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无脓血便,症状反复超过6个月,多由情绪、饮食或天气变化诱发。

感染性腹泻:常因食用不洁食物引发,可能伴随发烧,大便带血或黏液,一般1至2周可好转。

炎症性肠病:病情相对严重,表现为持续腹泻、大便带血带黏液,还会出现体重下降,且症状逐渐加重。

乳糖不耐受:食用牛奶、奶制品后30分钟至2小时内,会出现腹胀、腹泻,停止食用后症状即可缓解。

最后,田占红特别提醒:“若出现剧烈呕吐、剧烈腹痛、腹泻次数过多,或伴随神志改变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诊治。”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怀柔公众号】

记 者:王 倩

摄 影:王 倩

编 辑:匡智臻


作者:

北京怀柔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