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养鸟?
人民日报评论 | 作者 华璐月

2025-09-19 22:49 语音播报

热点

不知屏幕前的您,身边是否有一只可爱的宠物相伴?是温顺的猫咪,忠诚的小狗,还是其他异宠?最近,年轻朋友当中兴起一股“养鸟热”。数据显示,近半年来相关平台“手养”小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其中95后群体增长显著。那些会“贴贴”、会背诗的小鸟,以其古灵精怪的模样,俘获了不少年轻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股养鸟新风尚。

小鸟为何成了宠物界新星?或许正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与情感需求。城市生活中,养猫猫狗狗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养鱼养龟虽然省心但互动性有限,这么一比较小鸟就显得刚刚好——吃得少、住得省,亲人却不缠人,能撒娇也能自处,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们既能给予情感陪伴,又不会过度介入个人空间,成为一种心灵慰藉。正如网友所说,“只要一点谷子就可以吃得很香,哪怕路边带回来一根狗尾巴草,它们也能啄上半天草种子,情绪价值拉满。”

不同于北京大爷手提鸟笼、踱步公园的“遛鸟”,也不是川渝地区颇具江湖气息的“斗鸟”,这届年轻人倾向于“手养”,更多了一份亲密互动。不需要氪金买个几万的雕花笼子,只需在窗边搭个温馨小窝,每天准备些谷物清水,就能与这些羽翼小伙伴和谐共处。鹦鹉、文鸟、还有人人能背上两句相关课文的珍珠鸟,聪明伶俐、体型适中、可爱可萌,养起来可谓低成本、高回报,成为不少人的首选。

在社交方面,养一只特别的小鸟还能成为社交话题,打开交流互动新空间。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鸟家长”们的晒崽日常。有的歪着脑袋说“你好”,让人忍俊不禁;有的跟着音乐灵动摇摆,“叽咕叽、叽咕叽”的声音展现出惊人的节奏感;也有人晒出自家的小鸟,乖巧陪伴自己写周报、甚至能陪孩子写作业,画面十分温馨治愈。

“鸟门”壮大,与之相关的产业也蓬勃兴起,2024年鸟类用品成交体量和增速引领综合电商平台小宠相关销量增长。鸟笼、鸟窝,不光是宠物小鸟的居所,也彰显饲主的品味;秋千、转盘,小鸟的特殊属性也决定了其玩具区别于其他宠物。而且,如果你没有养一只自己的小鸟,鸟咖这样的“茶饮+萌宠互动”新空间也可以满足你的“吸鸟”需求。

其实,养鸟并非今天才兴起,古人亦有养鸟的雅趣。比如,宋代文人养鹤,借鹤的高洁象征自身品格。如果说传统养鸟多与圈层文化、身份象征等相关,而今,年轻人更多追求一种“人与鸟互相陪伴”的平等模式,把养鸟变成了快节奏生活的一种调剂和寄托。

不过,心动之余,也要冷静思考并做好充分准备。养鸟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合法来源的鸟类;要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给予它们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更要做好长期陪伴的准备,毕竟这也是一份甜蜜的责任。

生活的答案,有时就藏在一只小鸟歪头看你的眼神里。叽叽喳喳的小生命,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为生活注入生机与温暖,让人们在奔忙之余能感受到具象化的生命的美好。

这正是:

羽翼轻摇,鸣声解忧。

古今同趣,相伴如诗。

大家晚安,祝各位周末愉快!

图片来源:后浪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