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径山茶
2025-09-21 19:1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天下禅茶出径山,一杯通透在人间。天下抹茶出径山,一脉相承永流传。当这两句诗在我心间响起,径山茶那独特的韵味,便如一缕缕轻烟,袅袅娜娜地弥漫开来,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编织出无数与它相关的故事。

我与径山茶的初次邂逅,是在去年春天应朋友老林之约去了趟浙江。这天,与朋友一道走进茶山,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一条蜿蜒的山径上,我沿着这条小径,缓缓走进了径山的怀抱。彼时,漫山遍野的茶树,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绿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而淡雅的茶香,那是一种让人瞬间便能静下心来的气息。

茶园里,茶农们头戴斗笠,腰系竹篓,手指在茶树间轻盈地舞动,采摘着鲜嫩的茶芽。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那笑容中,有对这片茶园的热爱,更有对即将收获的期待。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劳作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这一杯杯香茗的背后,是茶农们辛勤的付出与汗水。

在茶园的一隅,有一座古朴的茶舍。我们走进茶舍,主人热情地迎了上来,为我们泡上了一杯径山茶。当那热气腾腾的茶杯摆在我面前时,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杯中,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着身姿,仿佛一群绿色的仙子在翩翩起舞。茶汤清澈明亮,泛着淡淡的黄绿色,宛如一泓春日的清泉。我轻轻端起茶杯,凑近鼻尖,一股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那香气中,似乎带着山间晨露的清新,又有着春日阳光的温暖。我浅啜一口,茶汤在舌尖上散开,先是一阵鲜爽之感,随后,丝丝甘甜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回甘悠长,让人回味无穷。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径山的山水灵气,都汇聚在了这一杯茶中。

说起径山茶,就不得不提到它那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唐代“茶圣”陆羽曾在径山隐居,他在此汲水烹茶,与高僧品茗论道,并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那时起,径山茶便开始名扬天下。公元1241年,日本僧人东福圆尔来到径山寺,师从无准师范学习茶道与禅宗。他回日本时,不仅带走了径山茶籽,还带走了径山禅法。茶籽在日本生根发芽,后通过径山茶的制作方法被制成日本高档抹茶“本山茶”。而日本僧人南浦绍明将“径山茶宴” 带回日本,经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茶道的精神“和、敬、清、寂” 。2022年,“径山茶宴” 作为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 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随朋友老林一起曾有幸参加过一次径山茶宴。那是在径山寺内,午后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寺庙建筑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辉。寺内香烟袅袅,梵音阵阵,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宁静祥和的氛围。随着一阵悠扬的茶鼓响起,茶宴正式开始。僧人们身着袈裟,手持茶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程序。先是张贴茶榜,那茶榜之上,用飘逸的书法写着本次茶会的主题与相关信息,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接着是击鼓迎客,鼓声清脆悦耳,在山谷间回荡,似乎在欢迎着每一位前来参加茶会的宾客。宾客们依次入堂,大家正襟危坐,神情专注。随后,茶师登场,他手持竹茶筅,在兔毫盏中轻轻搅动着茶汤。那竹茶筅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一般,上下翻飞,击打出细腻绵密的泡沫,宛如一层洁白的雪花覆盖在茶汤之上。茶师将一盏盏茶依次分给宾客,我接过茶盏,看着那如艺术品般的茶汤,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我轻轻抿了一口,茶汤的醇厚与茶香的清幽在口中交融,那一刻,我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心中只剩下一片宁静与祥和。在这茶宴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禅茶一味”的真谛。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一种与自然、与内心对话的途径。

在我的记忆深处,还藏着一段与径山茶有关的温暖往事,而这段往事,后来也成了我和老林之间独有的“茶语”。去年春天从径山回来后,老林知道我格外偏爱径山茶,每逢新茶上市,总会提着一小罐刚焙好的茶叶来特地我家。

那天傍晚,他又带着茶来,我学着父亲当年的样子,在阳台摆上那张传承下来的老旧木桌 —— 桌面还留着经年累月的茶渍,像一圈圈淡绿色的年轮。夕阳把天空染成温柔的橘粉色,和记忆里小时候我们家老房院子里的晚霞一模一样。我烧开水,取了少许径山茶投入玻璃杯,看着嫩绿的茶叶像当年那样在水中舒展,淡淡的香气顺着热气往上飘,瞬间就把我拉回了小时候。

“这茶的香气,总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我对着茶杯出了神,老林正低头摩挲着木桌的纹路,闻言抬眼看我,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听你提过,小时候常跟着你父亲喝茶?”

这话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指着杯中的茶叶,声音里带着几分怀念:“是啊,那时候我们家的院子里也摆着一张差不多的木桌,每到夏天傍晚,我父亲就会泡上一杯径山茶,坐在桌边看晚霞。我总爱黏在他身边,听他讲过去的故事,看着他茶杯里的茶叶慢慢散开,香气飘得满院子都是。”

老林给我添了些热水,茶汤的黄绿色又深了些。“你小时候肯定偷偷喝过吧?” 他笑着打趣,像是看穿了我的心事。我忍不住笑起来,点头道:“可不是嘛,总觉得我父亲喝的东西一定特别好,趁他不注意端起来抿了一口,结果苦得直皱眉,眼泪都快出来了。”

“那你父亲没说你?”老林追问,眼神里满是好奇。我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传来的温度和记忆里一样暖:“他非但没说我,还笑着摸我的头,说‘孩子,这茶呀,就像人生,先苦后甜,慢慢品,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那时候哪懂这些呀,就觉得父亲的笑容和这茶香混在一起,特别让人安心。”

老林拿起自己的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沉默了片刻才说:“你父亲说得在理。这山茶就是这样,初尝带点清苦,咽下去之后,喉咙里会慢慢泛起甜意,就像咱们过日子,难免有难的时候,但熬过去,总会尝到甜头。” 他说着,又给我续了茶,“现在喝着这茶,是不是就像看到外婆了?”

我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鼻子微微发酸,却笑着点头:“嗯,每次喝径山茶,都觉得我父亲好像还在身边。尤其是和你一起喝茶的时候,聊着这些旧事,就觉得那些温暖的时光从来没走远。”老林没再多说,只是和我一起望着天边的晚霞,茶杯里的茶香袅袅,把两个不同的时光串联在一起 —— 一边是外婆的温柔叮嘱,一边是朋友的关心陪伴,而这杯径山茶,便成了承载这份温暖的信物,在岁月里散发着持久的清香。

径山茶,它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它那鲜爽回甘的滋味,清幽淡雅的香气,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千年历史与故事,都让我深深着迷。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每当我感到疲惫与迷茫时,我总会泡上一杯径山茶,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沉浮,感受着那一缕缕茶香带来的宁静与慰藉。在这一杯茶中,我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港湾,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就像那首诗中所说:“天下禅茶出径山,一杯通透在人间。天下抹茶出径山,一脉相承永流传。”径山茶,它将永远在我的心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延续着无尽的故事。


作者:

朱先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