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于9月19日—21日在平谷区举办。作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的核心活动,本届嘉年华以“科普向未来 共筑高大尚”为主题,通过六大星球主题展、科学游地图发布、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等20余项特色活动,集中展现平谷区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发展路径的实践成果,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平谷发展密码。
农业高科技
解锁平谷农耕新图景
作为平谷农业科技的“集中展示窗”,“勤劳星球”以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凭借四大沉浸式展区,让“农业+科技”的融合成果触手可及,成为亲子家庭与农业爱好者的“打卡高地”。
在“智慧农业中枢”展区,平谷本土农业科技企业与科研平台集体亮相。玉米大观园通过“农业知识大模型”和“病虫害AI识别诊断”实现互动实操;京瓦中心展示“活性氧技术”;沃德辰龙呈现智慧育种成果;机器狗“十三”更以动态巡馆成为科普向导,生动演绎农耕与科技的融合。
“平谷风味实验室”让农产品的科技魅力“可尝可感”。市民可现场检测“科技桃”甜度,体验蜂蜜冲饮,品尝“柿子咖啡”“柿子茶艺”,还能观赏桃木工艺品与欧李产品,感受农产品深加工的多元价值。“第一次亲手测桃子甜度,才知道科技能让农产品品质这么好,长见识了!” 参与体验的市民说道。
“未来农场体验营”聚焦亲子互动,设置农业陶艺制作、羽衣甘蓝趣味问答等环节,让青少年在玩乐中学习农业知识。“产学研融合走廊”展示北台头村博士农场、优山美地樱桃园等案例,呈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创新。
生态治理亮硬招
科技守护平谷绿水青山
“原来咱们平谷的空气质量,是靠这些‘黑科技’守护的!” 由平谷区生态环境局牵头打造的“绿色星球”,以“智绘绿谷 创见未来”为主题,通过科技展示、互动体验,全面呈现平谷生态保护的“硬核实力”,成为嘉年华里的“环保课堂”。
展区内,多项“黑科技”集中亮相。有能精准预测空气质量、锁定污染源头的“大气智慧大脑”,靠自主模型和AI算法实现靶向治污;还有测水“神器”AI智能水检系统,曾助力平谷优良水体占比达100%,颗粒物分析仪更是守护蓝天的好帮手。苍穹数码的时空信息平台、英视睿达的地球大数据服务,从空天地一体化感知到智慧决策,覆盖生态治理全流程,尽显科技硬实力。市民在现场能亲手操作环境质量查询平台预测次日空气质量,现场检测不同水样参数当“水质侦探”,参与“AI识别挑战”感受科技治污的精准高效。
智慧园艺显巧思
园林绿化勾勒未来图景
“既能看漂亮的花,还能学怎么用科技养花,这个展区太对我胃口了!”“美丽星球”板块以“以花绘花”为核心主题,融合智慧园艺与科技力量,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眼焦点。升级打造“科技赋能自然、花卉勾勒未来”的沉浸式场景,让可触摸的智慧花园与可感知的科技诗意扑面而来。
“美丽星球”分为三个板块——以科技育花、以花饰家园、以花兴产业。整体空间利用模块化园艺木箱、家具搭建展陈骨架,将科技元素与花卉景观深度融合。在“以科技育花”区域,新优花卉品种化身“智能画笔”,搭配立体绿化技术展示与鲜花互动打卡墙,市民可直观感受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为代表的园林企业在新优品种的培育成果。“以花饰家园”区域,花香会客厅嵌入智能花盆、无土栽培套件等家庭智慧园艺产品,花乡景墙则通过木箱结构、竹编篮花柱与电子屏,动态呈现平谷区“一镇一花卉园”的建设成果与实景;售卖区邀请本地商户入驻,让市民轻松带走“平谷花香” 与园艺周边。
作为北京重要生态屏障,平谷依托 “一镇一花卉园” 格局,以科技为核心动力:引入专业企业推动品种升级,在峪口镇“农场咖啡”配套博士农场智能温室,实现蔬果精准溯源与无土栽培示范;更通过嘉年华、研学活动等载体,将智能种植、生态保护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美丽星球”板块不仅让市民沉浸式体验平谷生态之美,更传递了“科技让园艺更简单”的理念。
科普服务沉下去
平谷发展“活”起来
本届嘉年华不仅有产业与生态的“大亮点”,更有贴近民生的“小温暖”,让平谷发展成果走进群众生活。区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中心的食品安全展区,用趣味展板拆解食品添加剂“真实身份”、以高清显微镜展示致病菌,设置互动问答环节,还为市民提供食品检测服务,把实验室“搬”到公众面前,让食品安全科普变得生动有趣,既拉近市民与食品检测的距离,也为提升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贡献了“平谷市监力量”。
“以前觉得平谷的发展离自己很远,这次嘉年华让我看到,农业科技、生态保护、智慧园艺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市民周先生表示。嘉年华不仅是一场科普盛宴,更成为展现平谷农业高科技、生态治理硬实力、智慧园艺新活力的窗口,让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平谷发展特色,为平谷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普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