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18:01
在近日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已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至此,承认巴勒斯坦的联合国会员国超150个,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八成以上。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也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国。
此轮巴以冲突致使加沙人道主义灾难不断恶化,举世震惊。联合国调查委员会于9月发布报告得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人犯下种族灭绝罪行”,基本反映了国际机构的共识和定论,体现了全球有良知的人们的普遍观点。因此,推动基于“两国方案”为基础的巴以冲突解决路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共识。承认巴勒斯坦国已成为西方国家转变政策立场,为巴勒斯坦提供道义支持的第一步。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及主要大国虽在初期坚持“随美挺以”,但其内部立场分歧一直存在,并随着战事持续和人道灾难恶化而不断展现。而在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上,国际社会反思和警惕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穷兵黩武,对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的呼唤更为强烈。欧洲各国集中在此节点承认巴勒斯坦国,显然有在关键节点放大政策效果、清退过去无端挺以的国际形象负资产的考量。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欧洲在巴以冲突以来很长一段时间追随美国,很大程度上是从地缘政治全盘考虑,即在关键议题上支持美国来换取后者在乌克兰危机中坚持援乌抗俄的路线,从而维护其最关切安全利益。而随着特朗普政府颠覆拜登时期立场,且在单边霸凌攫取盟友经济利益方面彻底撕开伪装,以“对等关税”大棒逼迫欧盟和英国等签下“城下之盟”,欧洲国家在巴以问题上继续罔顾是非、为虎作伥以获取收益的算计已经破灭。
美国在近期中东问题上管控以色列激进行动方面的不作为、乱作为,也极大动摇了其在中东乃至欧洲国家眼中作为盟友的可靠性与可信性。例如,以色列近期公然攻击卡塔尔,实则反映了在美国的战略框架和高层认知中,盟友是分成三六九等的,所谓“安全承诺”可在必要时如废纸一般抛弃。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则需更多考量自身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形象,从而为变局中谋取经济韧性、战略自主等寻求更大外部支撑。
西方国家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潮”虽是内外压力和政治谋算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从实际上看仍然具有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公正解决进程,强化对美以政治孤立和道义压力的客观效果。但需要清醒看到的是,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政治支持难以强有力约束以色列的军事进攻,亦无力制约美国继续动用否决权对抗国际正义。推动“两国方案”从理想落到实处,真正终结加沙的人间惨剧并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仍需各国拿出更坚决的态度和行动。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