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我与地坛”落幕,“我与书”未完待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邱凌

2025-09-23 18:14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日前落幕。短短11天时间,书市接待读者55万人次,售出九千多万元的图书,还有近千万的文创周边产品。拉着拉杆箱、购物车逛书市成为经典场面,“没有人能空手离开地坛”一度刷屏社交媒体。

地坛书市为何如此火爆?有人感慨“够实惠”,五折优惠叠加总额近850万元的图书惠民券,给爱书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有人直呼“逛不完”,全国350多家出版发行与文化单位齐亮相,想买的书这儿全都有;有人盛赞“玩法多”,鲁迅同款毛背心、“文学包袱”帆布包等文创爆款齐备,抽象的文学符号瞬间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日常……可以说,书市始于书,但决不止于书,早已形成了一条集图书、文创、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消费动线。这场全民共享、跨界融合的文化盛宴向我们展示,阅读正以更丰富的形式融入城市生活。

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书的形态正不断演变,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始终未减。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线下生意开始向“场景化”延伸,阅读同样不断拓展原有边界,与爱书人共赴一场场“书香之约”。在这方面,除了一年一度盛大的地坛书市,北京还做了不少其他尝试——老旧电影院摇身一变成公共藏书楼,三层楼高的阅读空间,以书之名延续着光影故事;公园里的书店让老场景迎来新流量,丰富着“20分钟公园效应”的内涵;社区书店悄然遍布全城,街巷阡陌处处氤氲书香……北京仿佛一座巨大的图书馆,在这里,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同样是生活本身。

以更大视野看,人们对阅读的守望、对文化的需求,同样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谈。按照国际通行说法,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居民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消费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近些年,从节日档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到“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成打卡新风尚,再到“高冷”的博物馆变文旅顶流,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热忱有目共睹。北京作为先发城市又人口众多,向来不缺资源、不缺创意,文化消费潜力更大。让文化成为一种刚需,给阅读以更多空间,将扮靓更美的城市风景线。

“读书,就是让你看到人生还有更多的选项,就是让你在人生路上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一缕书香、一抹灯光,文字总会牵着思想远行,带领我们走向脚步丈量不到的远方。

京报读书

编辑:高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