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青少年岁月,是由那个低沉浑厚的男声陪伴着走过来的
童年的我,曾立志要当一名画家。记得在中石油物探基地(河北)上幼儿园之时,我就因“一笔画动物”而得到不少大人的褒奖。保定市的地方电视台,甚至在找不到节目的时候,也会跑进我所在的幼儿园来拍摄“一笔画”。由于画动物上瘾,我也因此喜欢上了充当模特的各色“动物”,且无论是死是活,只要能见到,就想照着临摹下来。打开电视,能让我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观看者,也基本上是《动物世界》这样的节目。当然,始终陪伴这款节目的略显低沉浑厚的画外音,一般是不会入我“法耳”的。待每一集结束,伴随着那令人激动的片尾曲响起,我准会手舞足蹈地比划上一会儿,仿佛是在空气中画画。此等奇妙感受,似乎并不为成人世界所理解。于是,我经常会被妈妈当作“精神病”看待。当《动物世界》渐渐地淡出了我的生活,作为节目中经常听到的那个熟悉声音,居然通过人的形象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多年之后,一款名为《正大综艺》的节目,又让那个人与杨澜姐姐一同露面,且带着我去感受那“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广阔天地。此人,名叫赵忠祥。
关于《正大综艺》,除了主持人赵忠祥、杨澜、姜昆、方舒与方卉姊妹、程前、袁鸣、王雪纯,台湾“导游”李秀媛姐姐,以一首《爱的奉献》红遍大江南北的翁倩玉之外,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要属《正大剧场》。从“又臭又长”的《侠胆雄狮》,到百看不厌的《地心游记》《基督山伯爵》《海底两万里》《雾都孤儿》《简·爱》《环游地球八十天》《老人与海》等,这个经典海外影视剧的播映平台,几乎吸引了整整一代国人的目光。虽然我不喜欢《侠胆雄狮》,但也知道它远胜过冗长拖拉的巴西电视剧(一部《女奴》就有80集之多)。狮面人文森特一句温柔地呼唤“凯瑟琳”,就能追出我当年观影时的许多记忆。还想多说一句的,是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环游地球八十天》,他将具有冒险精神的英国绅士“福格先生”这一形象演到了极致。与其演对手戏的,乃是英国老牌演员乌斯蒂诺夫,而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侦探波洛之最佳扮演者。
由一个名叫波洛的大侦探所引发的“血案”
小时候,我是不能见到一点儿血腥的。无论是别人受伤,还是自己挂彩,一概都无法接受。当然,这也体现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这里,便有一部儿时留下过“恐怖”印象的外国侦探影片,是由一位名叫波洛的大胡子爷爷担任主角的,片名为《尼罗河上的惨案》。尽管多年之后,“惨案”作者、侦探女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小说,以及根据其原著成功改编的《阳光下罪恶》《东方快车谋杀案》《捕鼠记》等名片,都受到我的极度推崇。但最初的“恐怖”印象还是难以磨灭。我就想不明白,一个女人,即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恨她”,也不至于掏出枪来要将其反复打死。起初令我至为困惑的,是这个女人每死一次,都居然能活过来,且等着下回再死一次。这样反反复复地等死,真是令人懊恼。
全民“渴望”刘慧芳,我却渴望不罚站
熊猫盼盼受万众瞩目那年的某一天,在我为着不明原因被班主任叫出去罚站的时候,偶然听老师们谈起了“刘慧芳”。从此,这个善良但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女人,便成为家长与老师们重点谈论的话题。有一个时期,凡是命运坎坷一些的女人,似乎都被叫作“刘慧芳”;见异思迁一些的男人,仿佛都被说成“王沪生”;长得憨厚朴实一些的老爷们儿,则被唤作“宋大成”。那是一个集体回忆的时代,也是一个集体“追星”的时代。只不过,该剧自始至终都与我无缘。于是,每当毛阿敏的歌声响起,我便会长舒一口气:“这集可算完了”。
于我记忆中的“李冬宝”,终不过是个“弃恶从善”的落后青年范例
时间又晃过一年。50集的室内情景大戏总算是落幕了。该哭的也哭过了,总得有些许欢笑之声了。于是,一个又小又拥挤的国有事业单位,被乾坤大挪移般地完整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其中的男主角,于我的记忆中,向来是以“江洋大盗”的形象出现的。遥想童年时代,姑姑时常领着我和表妹,一道去五四一厂北门外的职工影院观影。那时节,大部分“国产影片”都无趣得紧,只有《顽主》和《代号美洲豹》还能给我留下些印记。而在这两部片子中,饰演小混混儿(其实也不算)与劫匪头子的,都是同一个相貌奇绝的歇顶青年。此后,凡是此人演戏,我便会多多少少地看几眼。而让此人改做编辑,且有美女(当初的审美即如此)为伴,又能以北京人艺的知名演员(吕齐、张曈等)来做同事,这是我想不到的。直至多年以后,那个叫“李冬宝”的男人,终于成为冯小刚电影里的金字招牌、并当选为影帝,但我还是没觉着他与劫匪之间的区别有多大。或许,这便是好演员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