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20:37
时代的引擎从不缺乏动力,量子科技,正被视为下一代科技变革的重要驱动力。9月23日,聚焦量子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的行业盛会——2025量子投资峰会在海淀举办。国内顶尖投资机构、量子领域领军企业与权威专家齐聚,从政策导向、行业研判、案例标杆到生态共创,共探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资本路径与生态构建。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五处处长孟庆文说,全球量子科技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亟需科技创新与资本赋能的深度协同。长期以来,中关村科学城致力于布局量子领域创新平台与实验室,构建全方位支撑体系,助力科研及创业群体跨越成果转化鸿沟。中关村科学城将继续做好“创新合伙人”角色,优化政策与服务环境,协同各方推动量子科技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技术突破”向“产业生态”的跨越。
中关村量子科技孵化器负责人顾成建说,各国目前采取多种措施加码量子科技政策布局,全球量子企业总数近千家,融资市场逐渐回暖,已到达量子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同时,量子计算领域投融资呈现出资本向头部企业集中、专用与通用量子计算的战略权衡、纯算法公司的战略价值及投资逻辑的垂直化四大特点。
中美量子投资模式呈现显著差异。蓝驰创投高级合伙人曹巍说,美国围绕量子已形成生态效应,一二级市场间形成“投资人盈利、企业获得资金、人才持续涌入”的良性资本闭环,而中国则更侧重于垂直商业领域的商业侧闭环,一二级市场联动不足,板块协同效益尚待加强。这种差异凸显了中国量子产业生态建设的迫切性。
除了生态机制,判断技术投资的价值锚点也至关重要。中移和创董事、总经理俞泽提出,在量子计算领域,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决策的关键在于下游市场能否形成足够的规模,以支撑上游高昂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这揭示了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才能为底层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面对技术成熟周期的现实挑战,资本更需放眼长远。复容投资执行总经理许蔚然提出,量子计算在当前阶段与短期商业化机会存在冲突性,其技术成熟度尚未达到大规模应用的门槛。然而,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突破和商业化应用的逐步落地,将为整个量子计算领域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表明对量子计算的投资需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着眼于其长期价值的实现。
现场投资人、业界专家认为,量子投资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未来的战略布局。它既需要资本拥抱技术突破的不确定性,更需要建立有利于创新生长的生态系统。随着商业资本的持续涌入和技术的不断成熟,量子科技正迎来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