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弦歌不辍七十载”系列展演正式启幕!
北京京剧院

2025-09-25 08:44 语音播报

京剧

照见过去·看到未来

北京京剧院“弦歌不辍七十载”系列展演

正式启幕

锣鼓经里藏着岁月的刻度,水袖翻转间裹着时代的温度。当西皮二黄的旋律在时空长河中回荡七十春秋,当生旦净丑的身影于舞台之上镌刻岁月年轮,北京京剧院以1955年北京京剧团成立为起点的历史脉络,宛如七十年光阴在弦歌绕梁的韵律里流转成河——这河水里,浸着粉墨春秋里的匠心淬炼,映着台前幕后交织的热忱目光,更承载着一代代京剧人薪火相传的赤子之心。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赓续千年文脉的视角思考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号令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并作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样饱含深情、满怀哲思、洞见深邃的论断。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回溯这七十年院史长河的粼粼波光——因为,氍毹上的每一个圆场,都是艺术苍穹里的坐标;因为,唱段中的每一句词章,都藏着民族精神的密码;因为,华服上的每一针绣线,都连着中华文化的根脉;因为,七十年的院史卷轴里,每一道折痕都记录着京剧艺术与时代同频的心跳。

从1949年的流派初聚、到1955年的建制化成立,从1979年的定名扬帆、再到新时代的薪火相传,每一刻都浸透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执着,每一笔都充盈着“戏比天大”的赤诚,每一帧都镌刻着京剧艺术穿越时代的生命力——这份生命力,是梅兰芳先生“移步不换形”的匠心,是新时代京剧人“守正创新”的决心,更是从“天下第一团”到“国家重点京剧院团”,那份始终不变的初心与信心。

“弦歌不辍七十载”系列展演以七大主题篇章、七十余场精彩演出为整体脉络,溯流而上追寻艺术源流的璀璨星河,顺潮而进勾勒新时代京剧创新发展的壮阔图景,既有跨越时空的流派薪火传承,也有激扬时代的创新探索突破,通过“经典重现”与“推陈出新”的双重奏,“名家示范”与“新秀传承”的接力跑,全方位展现京剧艺术精髓魅力与剧院深厚历史底蕴。

名家传艺篇

在“名家传艺篇”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名家李玉芙、李崇善、杨少春、罗长德、黄德华、王玉珍、阎桂祥、薛亚萍、叶金援、王文祉、谭孝曾、赵葆秀、迟小秋、杜镇杰、李宏图、朱强、张慧芳、胡文阁等将携各自弟子学生,演出《宇宙锋》《打渔杀家》《长坂坡·汉津口》《林冲夜奔》《画龙点睛》《三打陶三春》《秦香莲》《挑华车》《桑园寄子》《八珍汤》《锁麟囊》《群英会·借东风》《罗成》《穆桂英挂帅》等多部经典剧目,通过精湛舞台艺术的具象化表达,既突出名家技艺的鲜活呈现,又契合技艺延续的传承深意。

节庆演出篇

“节庆演出篇”将以“佳节共欢庆,好戏贺升平”为主题,为戏迷朋友带来多元解读的趣味观感,在京剧魅力与节庆文化相融相生的艺术表达中,丰富首都节日文化产品供给。

10月1日至7日在长安大戏院、吉祥大戏院演出《四郎探母》《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玉堂春》《白蛇传》《锁麟囊》《红鬃烈马》等剧目。同时,在舞台呈现中,将安排多人分饰一角,综合展示不同流派艺术特色,为戏迷朋友带来多元观演体验。

纪念演出篇

以“再现大师风范,赓续流派精髓”为核心脉络,于10月11日至14日举办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5周年系列演出,10月15日举办纪念汪本贞先生诞辰110周年演出,10月18日、19日举办纪念方荣翔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10月29、30日举办纪念裘盛戎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演出,11月28日、29日举办纪念王吟秋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

先后在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演出近10场,在致敬艺术先辈过程中,延续传统艺术流派的生命力。同时,剧院众多青年演员将与名家同台演绎《西厢记》《望江亭》《盗马》《遇皇后·打龙袍》《探阴山》《将相和》《打銮驾》《赤桑镇》《窦娥冤》及京剧演唱会等,以青春视角为流派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通过“再现”与“赓续”的双向奔赴,让流派精髓在新老交替中焕发新生。

新创剧目篇

“新创剧目篇”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背景,聚焦“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展现剧院作为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首都文艺院团,坚持用京剧艺术歌颂党、歌颂民族、歌颂和平的艺术追求。

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在国家大剧院连演5场,颜真卿“忠诚、刚正、担当”的精神旗帜将以京剧语言诠释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此前备受好评的年度大戏《野火春风斗古城》也将再度亮相长安大戏院,这部承载红色记忆的作品将以更成熟的姿态与观众重逢,让红色基因在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中持续传承。

经典剧目篇

“经典剧目篇”邀请多地名家与院校学生,《八仙过海》《武松打店》《雁荡山》《捧印》《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赤桑镇》《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红鬃烈马》(上、下)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将在11月初轮番登场,为戏迷朋友带来多场国粹艺术盛宴。

演出阵容方面,剧院邀请国内多家兄弟院团的京剧名家及戏曲院校在校学生联合演出,既展现京剧艺术的代际传承,更让不同风格的演绎碰撞出独特火花。

小剧场剧目篇

北京京剧院的小剧场京剧,在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独树一帜,为传统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扩宽方向。追溯往昔,北京京剧院在2000年便以经典剧目《马前泼水》首开小剧场京剧先河,引发年轻人观剧热潮。此后,剧院在此领域持续深耕,创作出《玉簪记》《浮生六记》《昭王渡》《惜・姣》《吝啬鬼》《四重境》等多部小剧场京剧佳作。

11月中下旬及12月,剧院将在吉祥大戏院、人民剧场、老舍剧场先后演出《浮生六记》《四重境》《惜·姣》《吝啬鬼》《好汉武松》等近年来创排的优秀小剧场京剧,将以精品佳作巩固剧院首开的小剧场京剧艺术版图,并以灵活形式拓宽京剧艺术表达边界。

青春风采篇

“青春风采篇”以“青春力量承国粹薪火”为主题,将于12月在长安大戏院、吉祥大戏院举办。北京京剧院多位青年京剧名家、优秀青年演员及第二届京剧“希望之星”助推培训计划入选青年演员,将先后演出《小商河》《恶虎村》《穆柯寨·穆天王·大破天门阵》《金山寺·断桥·雷峰塔》《木兰从军》《遇皇后·打龙袍》《火并王伦》《扈家庄》《女杀四门》《锯大缸》《武松》《包龙图》《四郎探母》,充分体现剧院梯队建设、队伍实力的丰硕成果,更展现京剧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蓬勃气象。

七十年弦歌不辍,九万里风鹏正举。当“照见过去·看到未来——北京京剧院‘弦歌不辍七十载’系列展演”启幕之际,我们仿佛能听见1955年建团时的锣鼓喧天,亦将看到新时代舞台上的华光璀璨。而这段岁月、这份历程、这氍毹上印刻的年轮,是献给历史的答卷,是回馈当下的薪火,更是寄向未来的信笺——七十年的故事在这里沉淀,明日的风华从此刻绽放。我们坚信,国粹的血脉永远滚烫,大团的担当永远在场,京剧艺术在“赓续文脉”的道路上,必将以“看到未来”的高远视野,让那些藏在皮黄声腔里的中国气派,在时光的舞台上,唱得更响、传得更远、铸得更牢。

弦歌不辍七十载,皮黄永续新时代!

京剧艺术历久弥新,国粹事业代代相传,华夏文脉生生不息!


编辑:王可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