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13:43
记者从2025年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计量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华北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京津冀晋蒙五地资源互补、产业协同、政策联动优势,初步形成了“政策协同、标准共建、监管联动、数据共享”的区域计量发展新格局。其中,京津冀三地已实施“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证书”互认,京津冀晋蒙五地则联合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北京市实施的《商品交易场所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拟在华北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京津冀三地实施“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证书”互认,实现“搬家不搬证”,帮助跨省迁址企业快速开启生产经营。今年4月,华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发布《关于统一动态汽车衡检定合格允许误差及有关计量投诉处理程序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动态汽车衡的计量监督管理,保障了华北地区在用动态汽车衡量值的准确可靠。
在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京津冀晋蒙五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共建有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9229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计量技术支撑。同时,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搭建了工作协同和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计量基础信息数据库,及时共享国家和北京市产业计量中心、(计量数据应用)基地、计量技术规范等计量资源信息,便于各地查阅、调用。
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北京市积极推动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在航天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新建5家市级中心。同时,积极推进计量数字化转型,北京市筹建全国首个汽车自动驾驶计量数据应用基地,天津市筹划数智电力计量数据基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计量技术规范建设方面,2025年6项京津冀共建计量技术规范和10项华北大区共建计量技术规范通过立项,为高精尖产业发展、能源资源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健康等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
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京津冀三地计量技术机构联合建立碳计量联合实验室,构建区域碳排放监测溯源体系。其中,北京市依托市碳计量中心建设,积极为辖区企业提供差异化、多样化能源计量、碳计量服务。
在民生保障方面,京津冀晋蒙五地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北京市实施《商品交易场所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成效显著,拟在华北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下一步,京津冀晋蒙五地将深化区域计量协同发展机制,强化政策衔接、标准协同、监管联动、数据共享,构建更加完善的区域计量支撑体系。持续更新华北地区计量资源数据,推动大型仪器设备、计量标准、检测能力等资源开放共享。围绕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光纤传感、稀土、乳业、煤炭、冶金等区域特色产业,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持续为华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