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7 21:30
上世纪的老车票、时刻表、信号灯,怀旧的百年股票债券、钱币契约、钢轨铭牌,还有炫酷的列车模型、铁路文创······9月27日上午,北京二七厂内,规模庞大的第三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展览会正式启幕,约16万件(套)实物或图片收藏品齐聚于此。一件件带有时代印记的铁路老物件儿,见证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史,首日吸引近千名铁路收藏爱好者、火车迷慕名前来,展览将持续至11月中旬。
本次展览会分为铁路文化收藏(老物件)展览、铁路集邮展览、铁路摄影展览、二七厂历史展览四个板块。这些珍贵的展品藏品来自山东、四川、西藏等全国25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千余名收藏爱好者。
铁路文化收藏展展柜内,6万余张旧火车票成捆地叠放在一起,它们标注着起点、终点、运行时间、票价,大都是上世纪的硬板票,由收藏爱好者金万智等人带到展览现场,车票外用包装袋精心包裹。展柜前,收藏者们讲述着老车票背后的故事,勾起了参展者们的儿时记忆。
“以前大家坐火车,有时得拿一把车票上车。比如想买一张‘特快卧铺’车票,不仅要有普通客票,还得叠加特快票、卧铺票、空调票等等,再配上票条。”金万智回忆,“现在不一样了,从硬板票,到软纸火车票、磁介质火车票,再到电子客票,如今用二维码就能一路畅行,纸质报销凭证月底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不少参展者好奇地打量着展柜里的煤油信号灯。一排排煤油信号灯,上有提梁、后有把手,前面金属外壳包裹着凸透镜,这些是由收藏爱好者刘振起带来的。他告诉记者,煤油信号灯曾广泛应用于铁路系统,可汇聚里面发出的煤油灯光,不同色光组合、停顿时间代表了不同含义的信号。“煤油信号灯现在已退出历史舞台,被电动信号灯取代,所以显得更加珍贵。”
展会上,最受瞩目的莫过于1比1复刻的新“龙号机车”,这也是这台新机车首次公开亮相。现场,不少参观者登上这台机车,或在车前与其合影。“毛泽东号”的原司机长90岁的陈福汉和现任副司机长宣杰共同拉响“龙号机车”前进的汽笛。中国收藏家协会铁路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向红介绍,“龙号机车”是中国铁路制造的第一台机车,曾经在唐胥铁路上奔跑。新“龙号机车”完全按照1881年的图纸制造而成,车身上下无一焊点,还镶嵌了金龙图腾。
200年前,1825年9月27日,世界第一条铁路——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正式通车,成为现代铁路运输的开端;北京二七厂是诞生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的厂区,也是中国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重要见证。赵向红表示,本次展览特意选在了有纪念意义的时间和地点,是一次对现代铁路的致敬。
该展览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通过老物件、老照片,讲述中国铁路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奋斗历程,让老物件活起来、动起来,让收藏者们讲起来、说起来,让广大观众走进来、融进来。
摄影:徐方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