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国家46部影偶佳作汇聚2025第八届北京影偶艺术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润

2025-09-30 07:16 语音播报

文娱

9月29日,伴随中法意瑞四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偶剧《我的名字叫啊吨》在北京老舍剧场迎来国内首演,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2025第八届北京影偶艺术周正式启幕。

本届艺术周以“生”为主题,既象征中国影偶艺术“生生不息”的传承活力,又体现世界影偶文化“和合相生”的融合之美。从9月29日至10月22日,来自12个国家的25个优秀演出团体将携46部各具特色的影偶佳作先后登场;此外,阔别三年之久的影偶嘉年华也将重磅回归,10月1日至3日,17部精选剧目将在北京通州万象汇户外帐篷剧场免费展演,陪伴大小观众欢度佳节。

中法意瑞四国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偶剧《我的名字叫啊吨》剧照

相较于往届,本届艺术周的作品风格更加多元,不仅有中国非遗技艺悠久传承的经典影偶剧目,如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的《若兰行》《小沙弥下山》,惠安县掌中木偶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大名府》《武松打虎》等,还汇聚了世界不同文化特色的影偶剧,如运用日本传统丝操木偶技艺的日本偶剧《岩见重太郎之消灭猿神》,讲述蒙古传统文化的蒙古偶剧《马头琴》,演绎彭忒西勒亚、夏洛特·德·贝里和花木兰三位女英雄传奇故事的法国偶剧《女英雄》等。

除了传统的手偶、木偶、线偶、皮影戏等经典影偶剧,众多别出心裁的当代跨界影偶剧也将惊艳亮相,如将传统皮影与现代光影装置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影戏《影箱奇旅》,融合当代舞蹈、音乐与木偶戏的法国偶剧《双重纸魂》、德国偶剧《罗诺-有两个肚脐的女人》,还有音乐剧形式的伊朗偶剧《演奏月亮的音乐家》等,都将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

众多中外经典文学改编的偶剧佳作也将齐聚本届艺术周。国内方面,多部改编自中国文学经典的偶剧作品,如以屈原《九歌》为蓝本的《湘君·湘夫人》,取材自《水浒传》的《武松打虎》,还有根据《西游记》衍生出的《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等,都展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魅力。国际方面同样精彩纷呈,如重塑莎翁经典的保加利亚偶剧《哈姆雷特》,改编自普鲁斯特文学巨著的哥斯达黎加偶剧《追忆似水年华》,将玛丽·雪莱原作移植至南美地区的阿根廷偶剧《弗兰肯斯坦计划》,还有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小说改编的俄罗斯偶剧《舅舅的梦》、韩国偶剧《启程》等,都将呈现不同文化对文学经典的独特解读。

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国家木偶剧院《哈姆雷特》剧照

此外,本届艺术周既有众多适宜各年龄层观赏的合家欢影偶剧目,如经典童话《小熊请客》《狐狸与葡萄》、成语新编《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神话传说《哪吒闹海》《影箱奇旅》,还有根据人气国漫科普IP改编的《酷虫学校之最强魔法》等;也不乏聚焦严肃命题的现实题材偶剧演出,如探讨人性与欲望的中国偶剧《哥本哈根动物园》,剖析家庭关系异化的韩国偶剧《藩篱》,关注非法动物贸易问题的西班牙偶剧《伦巴》,探索社会隔离状态的德国偶剧《未知》,以及讨论人类认知与同理心的西班牙偶剧《椅子游戏》等,都将以独特艺术视角,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

2025第八届北京影偶艺术周剧目排期表
2025乐享国庆中秋双节

编辑:王润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