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推出60集系列微视频,在三地新闻媒体、各馆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今天推出第60集:河北省邯郸市档案馆《冀南烈士传——范司令筑先传略》。
在邯郸市档案馆保存着由冀南抗战史料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冀南烈士传》,里面有这样一篇文章《范司令筑先传略》。
《冀南烈士传附:范司令筑先传略》(河北省邯郸市档案馆馆藏)
范筑先,馆陶县南彦寺村人。1904年,在北洋陆军第四镇当兵,历任连、营、团、旅长。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今山东聊城)行政督察专员。抗日战争初期,范筑先将军与中国共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动员民众,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七七事变后,天津失守,日军沿津浦路南下,侵占德州。范筑先到济南劝说韩复榘(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出兵迎敌,韩不听。9月,范筑先率保安队50余人,到高唐截击日寇。10月,韩复榘向范筑先下达了南撤的命令,范筑先遂撤至黄河北岸坐观形势。共产党员姚第鸿等人反复劝说其拒绝南撤的命令。范筑先立即召开部署会议。经过激烈争论,他决心返回聊城。他说:“大敌当前,我们守土有责,不抵抗就撤走,何颜以对全国父老?愿随我回去的就留下,不愿回去的就渡河南下,绝不勉强。”随即亲自给韩复榘打电话,表示了他回聊城抗战的决心。11月,范筑先在堂邑柳林镇截击日寇,击毙敌人7人,俘虏3人。
范筑先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下,改编了各种民团绿林武装,共建立了35个支队、3路民军,约6万人左右。中共山东省委派组织部长张霖之到聊城,具体负责与范筑先合作。1938年3月,日寇由济南出发,进攻濮县,范筑先率游击大队迎敌,经数次激战,打死100多名日寇,缴获大量战利品,日寇撤退。7月,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在东阿被日寇击溃,范筑先得信后,迅速带人前去支援。他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击毁汽车30余辆,消灭日寇100多人。东阿伏击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抗日热情,青壮年纷纷投军,范筑先从中选拔18-25岁优秀者组成挺进大队,他的二儿子范树民也参加大队,被选为大队长。8月,范筑先率挺进大队东攻齐河,乘胜攻入济南。在敌人炮火下,范树民英勇牺牲。范筑先强忍悲痛,指挥若定,继续进攻,一直打到纬十一路,给守城敌人重大杀伤后,方凯旋聊城。
此后,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范筑先和许多共产党及广大群众的艰难缔造下,飞跃开展。不料,11月13日,被山东国民党反动派与日寇预谋设计攻陷聊城,范筑先坚守阵地,与城内人民共存亡,11月15日,弹尽援绝,壮烈殉国,享年56岁。
范筑先将军殉国后,全国哀悼。《新华日报》发表了《敬悼抗日英雄范筑先》的短评,报道范筑先英勇抗战的事迹。
1953年,其遗体由聊城迁至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988年,在聊城修建了范筑先纪念馆。2014年,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读档人:河北省邯郸市档案馆 申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