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起!“清北”进校园名额仍在出售?律师解读
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 作者 朱婵婵 马子煜

2025-10-03 11:14 语音播报

城事

近日,清华大学关于部分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的通报引发热议。

通报指出,近期,学校发生多起校内人员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情况,部分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严重扰乱校园秩序、影响校园安全。学校已联动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

据媒体9月30日报道,记者在二手平台看到,仍有人在兜售国庆期间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名额。

当输入“清华预约”等搜索字样后,平台会直接跳转至“建议通过高校官网咨询预约事宜”的提示。

但如果输入“清华咨询”“北大咨询”等字样搜索,就会有部分商家的产品信息出现,其中不少并没有明确写明是清华大学校园预约,而是以“清华在校生”等进行标注,只有私信询问后,对方才会表示能够带领买家进校参观。

随后,媒体记者对几家此类商户进行了投诉,平台客服表示,已了解情况,调查后会进行处理。

那么,法律层面上公立高校校园参观权本质是什么?高校以“保障教学秩序”限制参观名额,是否符合公共属性的法律义务?校内师生有偿报备校外人员入校,可能触犯哪些法律规定?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胡青春律师的专业解读!

1、从法律层面看,公立高校的校园参观权本质是什么?高校以“保障教学秩序”为由限制参观名额,是否符合其公共属性对应的法律义务?

胡青春:公立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的校园参观权本质上是属于一种公共资源。至于高校以“保障教学秩序为由”限制参观名额,是否符合其公共属性对应的法律义务,不能一概而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根据该规定,公立高校基于其公共、公益属性,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应承担面向社会的公共职能,包括服务社会、促进科技文化交流发展等。但是,基于教学科研是高校的首要职能,良好的教学秩序对高校而言至关重要,无度、无序的参观显然会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高校根据客流量对参观名额进行合理控制,是保障教学秩序、行使自主管理权的体现。但这种限制应是“合理且必要”的,若限制过度,甚至是“形式上的开放”导致限制与开放之间失衡,造成公众合理参观需求被剥夺,则可能违反其公共属性所对应的面向社会义务。

2、校内师生有偿报备校外人员入校的行为,可能触犯哪些法律规定?涉事师生被行拘、处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胡青春:根据媒体报道及清华大学发布的通报案例来看,涉事师生可能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涉事人员行政拘留的法律依据应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根据该条第(一)项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而涉事师生被所在高校处分的依据则是人社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高校依法依规制定的内部管理规定。此外,旅游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导游证或者领队证从事导游、领队活动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予以公告。涉事师生还有可能因无证违法从事导游、领队活动受到行政处罚。

3、若高校逐步放开参观权,需在哪些方面完善法律风险防控?对“黄牛”倒号、游客破坏校园设施等问题,校方与相关部门该如何有效监管?

胡青春:关于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参观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校园参观管理办法,明确参观的时间、区域、申请流程等,将其纳入学校规章制度体系,确保校外人员入校参观有章可遵、有序可循。二是规范报备与审核机制。对于校外人员入校的报备,要明确报备主体的责任,建立严格的审核流程,防止虚假报备、有偿报备等行为。三是设立纠纷处理机制。对于参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如游客之间的冲突、游客与校方的纠纷等,依法依规确定处理流程和责任承担方式。四是加强法治宣传引导。向参观者明确告知校园内的禁止行为、注意事项、法律责任等,使其知晓自身权利义务,尽可能从源头减少违法行为。

高校作为校园参观管理的直接主体,应配置完善参观标识、配备管理人员、及时制止游客的违法行为。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发现识别倒号行为,及时纠正处置,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公开通报,形成警示和震慑。切实履行校园设施维护和管理职责,及时发现游客破坏设施行为,根据违法行为性质,移交主管部门追究其责任。

监管部门主要涉及公安、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公安机关应依法对“黄牛”倒号、违规报备带团旅游等扰乱单位秩序、非法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查处,维护校园周边及校内治安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对以盈利为目的的“黄牛”倒号、非法经营行为,依据市场监管法规予以查处。文旅部门对校园参观涉及的黑导游、黑旅行社等问题,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快讯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