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乒”搏!乒乓球——老年人的“黄金运动”
2025-10-04 11:5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公园的球台边,在社区的活动室里,我们常常能看到精神矍铄的老年朋友正在乒乓球台前挥拍搏杀。他们眼神专注,步伐灵活,脸上洋溢着运动的快乐。这小小的银球,为何能成为如此多老年人的“心头好”?它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更是一剂量身定制的“健康良方”。

一、 为何是乒乓球?—— 一项为老年人定制的“黄金运动”

乒乓球被誉为“中国的国球”,其魅力在于它集趣味性、竞技性和健身性于一体。对于老年人来说,它更具备许多独特优势:

1.强度适中,安全可控:不同于篮球、足球等有激烈身体对抗的运动,乒乓球的运动强度可以由参与者自己掌握。可以是闲庭信步的“养生球”,也可以是酣畅淋漓的“竞技球”,非常适合老年人逐渐衰退的身体机能。

2.全身运动,锻炼均衡:别看球场小,打球时需要眼、脑、手、脚协同配合。移动步伐锻炼下肢,挥拍击球活动上肢与肩颈,盯球轨迹则有效训练了眼部肌肉和大脑的专注力与反应速度。

3.社交属性强,驱散孤独:乒乓球通常是双人或多人的活动。在你来我往的切磋中,老人们自然而然地交流、说笑,极大地丰富了社交生活,有效缓解了退休后的孤独感,对心理健康尤为有益。

二、 一拍在手,健康全有——乒乓球的六大健康益处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打乒乓球,能为老年人带来全方位的健康提升:

· 益处一:健脑益智,预防认知衰退

乒乓球是“高速的象棋”。球在空中飞行时间极短,要求大脑在瞬间对来球的速度、旋转、落点做出判断,并迅速指挥身体做出反应。这个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大脑的注意力、判断力和预见性,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的极佳方式。

· 益处二:保护视力,缓解眼部疲劳

打球时,双眼需要紧紧追踪忽远忽近、快速运动的乒乓球,这相当于让眼内的睫状肌进行规律的放松与收缩,是一种有效的眼部保健操,可以帮助延缓老花眼,缓解日常看书、看电视带来的视疲劳。

· 益处三:提升协调,预防跌倒风险

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杀手”。乒乓球运动能显著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手脚协调性。持续的脚步移动,增强了腿部肌肉力量,改善了平衡感,从而大大降低了日常生活中跌倒的风险。

· 益处四:强健心肺,促进新陈代谢

虽然强度可控,但一场比赛下来,身体也会微微出汗,心率平稳加快。这能温和地锻炼心血管系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 益处五:愉悦身心,释放精神压力

运动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专注打球时,生活中的烦恼被暂时抛在脑后,每一次精彩的击球都能带来成就感和愉悦感,是排解抑郁、焦虑情绪的天然良药。

· 益处六:塑造体型,保持身体活力

打球时持续的转腰、侧身、挥臂,能有效活动肩、颈、腰、髋等容易僵硬的关节,增强身体柔韧性,防止肌肉萎缩,帮助老年人保持挺拔的体态和青春的活力。

三、 安全第一,乐享“乒”搏——给老年球友的科学建议

在享受乒乓球乐趣的同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请务必牢记以下几点:

1.充分热身,循序渐进:上场前,至少用5-10分钟进行热身。活动手腕、脚踝、膝关节,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让身体为运动做好准备。初期打球时间不宜过长,可逐渐增加。

2.技术动作,规范为宜:不正确的发力姿势容易导致“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等劳损伤。建议向有经验的球友或教练学习基本动作,掌握以腰带臂的发力技巧,避免单纯用手臂“抡球”。

3.选择装备,合脚为先:一双防滑、支撑性好的运动鞋至关重要,能有效防止滑倒和扭伤。球拍不必追求昂贵,选择一款重量适中、握感舒适的即可。

4.倾听身体,量力而行:运动中如感到关节疼痛、胸闷、气短或头晕,应立即停止休息,切勿勉强。乒乓球是娱乐健身,不是赛场搏命。

5.关注环境,补充水分:选择地面平整、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地。运动前后和运动中,都要记得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结语

乒乓球,这颗跳跃的银球,就像一把开启健康长寿之门的钥匙。它带给老年人的,不仅是身体的强健,更是精神的充实与社交的温暖。


作者: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胡雪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