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学生踩踏跪地家长?感恩教育岂能异化为施虐表演
北京晚报 | 记者 辛音

2025-10-07 13:24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有女生摘开眼罩,发现跪地的是自己父母,当场就哭了……”近日,河南郑州中牟一中学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发争议。来自活动现场的视频显示,一众家长跪地搭“人桥”,学生蒙着眼睛轮流从家长身上踩过。10月7日,该校发布致歉说明称,事发9月30日,为高一年级举办的“感恩教育”拓展活动,事先取得家长同意,因具体细节考虑不周,活动过程中出现不当形式。

视频截图

家长跪在地上,孩子踩在身上。“感恩活动”设计这样的情节,应该是希望孩子体会父母不易、学会珍惜与回报。可跪地踩踏无异于闹剧,完全无视父母的人格尊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尊重父母本是感恩的基础。让父母跪倒在地,就算可以象征父母的巨大付出,又有什么必要安排孩子在家长身上踩过去?将父爱母爱夸大为毫无底线的付出,非但不符合绝大多数家庭的实际,还容易误导孩子以爱为名实行情感勒索。现实生活中,一旦爱的天平过度倾斜、孩子行为乖张到“骑”在父母头上,健康的亲子关系也随之颠覆。

据报道,学生踩上去之前,并不知道下面是家长。虽然有学生知道真相后哭了出来,但这种哭泣并不能成为感恩教育成功的证明。得知自己刚刚踩在那么多人的背上,孩子的内心很可能生出巨大的困惑和不安。看到陌生的“人桥”就是至亲的父母,有可能因此背负“向父母施虐”的心理负担。其实,为人父母,对孩子是否懂得感恩再清楚不过。所谓“事先同意”,或碍于老师面子,或怕在家长群里显得孤立,很难说是心甘情愿。为人子女,日常是否感恩父母,恰恰在尊敬父母、和父母平等相处,而不是非要踩踏一番父母后背才能证明。对孩子来说,这场活动有没有传递感恩的信号不好说,或许留下的只是难以释怀的创伤性体验。据报道,此事曝光源于学生举报,可见,学生并不接受这样的“感恩教育”。

令人反感的是,荒唐的感恩教育在多地屡有发生。有学校举办感恩演讲,“伴着抒情音乐,台上的演讲者声嘶力竭,台下几千个孩子坐在操场上集体痛哭”;有学校引导师生家长抱头痛哭、让孩子向家长或老师下跪。感恩二字重千钧,何时成了学校舞台上的情绪摆拍秀?感恩教育更不是速成班,而是润物无声的深层滋养,是扎根生活的真实践行。充满不平等的施虐表演,极具煽情性的话语,或许能在短时间对孩子内心起到震撼作用,却忽略了感恩“不该停留在短暂感动里”的本质特征。学校固然肩负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的教育责任,但这类追求场面、强调仪式的团建式活动,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作祟,如同摆拍的劣质短剧,怎么可能让“感恩”主题真正走进孩子内心?

制造愧疚感不是教育事业的目标,跪在地上不是呵护孩子成长的姿态。跪地踩踏活动,恰恰撕裂了感恩教育应该构建和守护的温暖情感纽带。

快评

编辑:辛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