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13:56
国庆中秋假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王朔辰的声音每天都会在展厅响起。她的工作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红色历史、铭记英雄。
每次讲解前,王朔辰都会观察一圈观众,根据他们的年龄构成调整自己的讲解内容。每逢假期,亲子家庭多,她会格外照顾小观众的参观体验。
站在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遗书前,王朔辰饱含深情地朗读信的内容:“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她会将小英雄的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在反“扫荡”中,河北武强县前西代村儿童团团员温三郁面对日军的诱逼,宁死不屈,即使被砍掉右手的两根手指仍没有屈从,被晋察冀边区评为“气节模范第一名”。
讲到观众熟识度高的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王朔辰会补充更多细节。“这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使用过的腰卡。他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受了很严重的腰伤,后半生几乎都要靠这件腰卡支撑上半身。”
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油画前,她用语言带小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场景:“你们看,烈士手里的枪没有子弹了,他们就用大刀、用铁锨,用一切可以用得上的工具与敌人搏斗。”
今年是王朔辰工作的第6年,她的讲解词时常更新。左权写给妻子刘志兰的家书感人至深。曾经,王朔辰会着重为观众解读家书中的家国情怀。一次次的细读让她发现,家书中还透露出很多“通信不便”的信息。她就用这个“发现”,为观众讲述革命者战斗的艰苦环境。
每日沉浸在英雄的故事中,王朔辰对英雄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她说:“小的时候总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但随着对抗战历史的了解,我发现,英雄其实离我们很近。这些英雄并不是选择成为英雄,而是选择去做自己当时最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也都要做好当下最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