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3:05
走进影院是长假期间家庭休闲的热门之选。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18时,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7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2日,2025年电影市场以425.2亿元总票房、10亿观影人次的成绩,超越2024年全年总量,创下新高。
亮眼数据照见观影热潮,而如今电影市场的运营方式早已不局限于电影本身。一张小小的电影票,正成为激活各个行业的“万能接口”。比如,有的影院推出凭电影票享酒店住宿折扣等优惠福利,“以点串线”激发文旅消费热情;有的将户外电影放映与非遗项目结合,丰富市民游客夜间文化生活;还有的打通“一票多用”,互认互惠覆盖院线、景区、赛事等多种场景……据业内测算,每1元电影票能拉动4.8元关联消费。打造更多跨界消费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电影票根将激发出更为强劲的消费能量。
着眼于此,很多地方正向前一步,推动电影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就拿北京来说,今年推出的12条“跟着电影去旅游”主题线路,串联起中轴线上、长城脚下、大运河畔等经典拍摄场景,成为很多影迷的旅游指南。
其实,自诞生之日起,电影就不仅仅是娱乐产品,其对文化的表达、对经济的影响,始终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延伸。眼下,让电影与更多场景产生化学反应,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质变,还需持续推动“电影+”在全链条上的业态创新。比如,探索“电影+潮玩”“电影+AI”“电影+游戏”等消费场景,既有助于延长电影IP的生命周期,也能将其叙事能力赋能其他前沿产业;再如,坚守“内容为王”的创作铁律,持续推动国产电影走出去,吸引外国游客追随电影走进来,等等。
今年3月份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不断丰富“电影+”载体,与交通、住宿、餐饮等诸多消费环节串联起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正是提振消费的务实之举。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热辣滚烫”的电影市场,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澎湃的动能。
图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