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地铁站口将纳入“门前三包”!城市门脸儿哪儿都不能乱
北京晚报 | 记者 张悦

2025-10-09 08:37 语音播报

锐评

北京地铁站口将纳入“门前三包”;共享单车、快递外卖平台应管好“门前事”……据北京晚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城管委同相关部门对《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 

1985年,以“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为核心内容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在北京全市推行。1999年,北京正式发布《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多年来,北京市民秋天打扫门前落叶,冬天各扫门前积雪。街巷大小门脸儿干净整洁、门前屋后绿意盎然,都有“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功劳。北京市民普遍自觉践行,“门前三包”早已成为北京社会共治的优良传统。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经济主体日益多元化,城市治理日益专业化,“老三包”难免跟不上门前的新变化。据报道,有的店家表示,街面卫生被环卫工人打扫干净了,不需要各家门店自己出门扫地;绿化有园林工人管,不需要自己动手种树种花。还有店家为店门口乱停的电动自行车头疼,尤其是地铁站口电动车乱停放已经影响市民正常通行,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对“老三包”里没提到的新事物,沿街单位该不该管?对责任交叉领域,沿街单位该怎么管?当下的“门前三包”包什么、怎么包成了新问题。 

与此同时,各区、街道等在实施“门前三包”过程中,探索出不少治理经验和治理智慧。比如,有些区采用“门前三包”共治码管理方式,通过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不仅能分级管理商户,还能让各方在扫描“共治码”、反映问题的过程中共同参与门前环境治理。不管是门前冒出的新麻烦,还是激发出的新智慧,都呼唤“老三包”更新换代,以适应当下社会治理的要求。 

2022年,北京曾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门前责任区管理的工作方案》,不仅门前责任范围更立体,内容也从简单的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转变到包市容环境、包秩序环境、包设施环境。此次修订《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则是在法律层面与时俱进破解“门前三包”管理中的堵点,固化有效经验和成功做法。据报道,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晰责任人和责任范围,优化责任内容。比如,“门前三包”责任人应当包卫生干净,及时清除影响通行的积雪残冰;不得违规店外经营、堆物堆料;也不得擅自设置地锁、栏杆、石墩等设施。既清晰划定责任范围,也清楚规定行为红线,明确每一“门”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为市民解疑释惑、提供行为指引。

作为社会共治的模式,“门前三包”责任制凸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每一名责任人既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监督者也是受益者。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尤其在社会需求多元的当下,共建共治才能共享。上新的“门前三包”责任制,是为了让城市自治组织更好地发挥合力、提升共治效能,让城市卫生更干净、容貌更整洁、环境更有序。这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不断跃上新台阶的体现。

从“老三包”到“新三包”,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内涵。 “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包”法还会不断更新,但最终目的始终是让城市门脸儿更亮,让市民生活更舒适、更美好。


编辑:张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