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北京农学院

2025-10-12 09:56 语音播报


立足农业谋创新 面向未来育先锋

北京农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正式发布,欢迎报考,我们在北农路7号等你!

学校概况

北京农学院始建于1956年,1983年成为国家第二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8年入选北京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秉承“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农科为核心,农、工、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北京市属高校“2011计划”,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首都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校现有师生员工1万余名,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有千亩农场、万亩林场,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35个本科招生专业(方向),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园艺学、林学、作物学、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和7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园艺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园艺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一级学科被列入北京市博士点建设计划。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园林、动物医学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动物医学为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学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900余项,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中国青年科技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00余项。学校建有2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级、4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338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北京市级校内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735人(含博士生导师24人)。学校聘请两院院士等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13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科技北京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80人次,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0余个。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国际化与社会化的道路上持续迈进,已与英、美、法、日、澳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59所知名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深厚人文素养、较好外语水平的国际化农林人才营造卓越的育人环境。

建校69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深深扎根于基层,成为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行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自2007年以来,学校培养了近七千名硕士研究生,北京农学院已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技术服务中心。

招生简章

北京农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793人,最终招生人数以上级下达为准。各学位点(专业、领域)实际招生数将视生源和学位点(专业、领域)情况做适当调整。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学院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非全日制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网上报名时需提供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职证明。

二、报考方式

2026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预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10月13日,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16日-10月27日。请广大考生务必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段内进行报名和确认,逾期无法修改补报。

1.考生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如有意向选报的导师,可在备注栏填写导师姓名,仅做参考)。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2.考生须在规定时间段内,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核实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网上确认阶段,考生应配合招生单位核验具体要求补充个人相关材料。未按规定完成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

3.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考生报考的初试科目如要求使用画板类、非常规考试用纸答题纸的,考生在报名时须选择北京农学院报考点参加考试。考生还应按学校报考规定配合提供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请考生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yz.bua.edu.cn)上发布的有关报名工作信息,并及时进行网上报名。

三、参加复试前应提交下列材料

1.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及相关证书。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证、毕业证、准考证及相关证书。

2.毕业单位或档案所在地开具的思想政治证明、大学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公章)及相关证明材料(如英语四级、六级证书、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等),近期1寸和2寸免冠白底照片各2张。

上述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弄虚作假,取消其本人的报考录取资格。

四、招生类型、学习形式及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全脱产在校学习,基本学制为3年,学费为5000元/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全脱产在校学习,基本学制为2年,学费为5000元/年。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专项班制招生和培养。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人员,需周末来本校非脱产学习,基本学制为3年,学费为6000元/年。

根据教育部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五、其他事项

1.请考生务必在进行网上报名前详细阅读学校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要求,自审合格后再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考生自己承担。

2.非全日制研究生须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考生及招生学院三方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考生毕业后回用人单位工作。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国家和学校各类奖助学金,不享受助学贷款,入学时不可转户口及档案,学校不安排住宿。

3.学校与各招生学院均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等材料,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及培训,也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发布与学校考研相关的任何信息。请考生注意甄别,不要轻信某些网站或培训机构的招生培训宣传,避免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4.学校将及时在网上发布与研究生招生相关的信息,请考生注意查询。

北京农学院网址:https://www.bua.edu.cn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yz.bua.edu.cn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院校信息—北京农学院网址:https://yz.chsi.com.cn/sch/schoolInfo--schId-367894.dhtml

六、研究生导师相关信息

请点击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bua.edu.cn)进行查询。

七、补充说明

以上条款若与教育部、北京市的2026年研究生招生文件冲突,以后者为准。

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目录详见:

北京农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接收推免生工作办法

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办法详见:

北京农学院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情况

相关奖助标准按学校当年奖助政策执行

咨询方式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方式

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方式

2026研考季

北京农学院邀你共赴新程

来北农,让梦想落地生根!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进行时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