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望才:锚定“三个机构”定位,助力绿色北京发展
《前线》杂志 | 作者 张望才

2025-10-12 11:54 语音播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美丽北京”建设的先行者和新时代推动首都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立足智库机构、技术机构、公益机构“三个机构”定位,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实践,努力推动新时代首都绿色高质量发展。

锚定智库机构战略定位,提升咨政服务建言质效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做到“三个聚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把准“智库机构”前进方向。

聚焦思想认识统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和战略布局,引导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红色主题实践培训,激励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践行初心使命,夯实智库建设发展的政治根基。

聚焦咨政能力提升。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书记领学、专家导学、支部联学等多种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智库建设全过程。深化“联学共建”机制,与国家部委相关部门、央企、津冀兄弟单位党组织等开展党建联学、队伍联建,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聚焦成果转化实效。成功加入首都高端智库北京市发展改革政策研究中心,围绕“两新”政策、轨道交通能效分级、供热绿色转型、虚拟电厂方案等社会热点难点,创新开展研究,研提具有专业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2024年以来共报送政务信息80余篇。推动自有刊物《节能与环保》杂志改版升级,持续打造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决策参考平台、前沿技术展示平台、行业经验交流平台,杂志成为国内首本“碳中和”领域期刊。开展“三促进”调研实践活动。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立足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重点任务落实、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开展调研实践活动。聚焦绿色建筑能效提升、绿色信贷等,组织60余名党员干部在扎实系统的调研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近30篇,为《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发布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聚焦技术机构职能定位,推进绿色北京高质量发展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任务,在担当作为中持续增强“技术机构”核心实力。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占比近50%,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优势突出。

积极融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参与国家重大活动。在2024年服贸会期间,精心主办首都绿色发展与创新实践展区,全景展现首都绿色转型成效,80余位嘉宾莅临展区,5天累计观展逾6万人次。积极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通过开展绿色技术典型案例征集、“十载同心路 绿染京津冀”专题展等10项行动,实现三地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果。助力全国唯一跨区域清洁生产协同审核创新试点——京津冀区域清洁生产协同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通过国家评估。形成“6+7+10+60+100”工作机制,即京津冀三地6部门协同组织、7家技术单位支撑、10家咨询机构协作、60家企业协同清洁生产审核、超百名专家指导。建立三地清洁生产标准库、数据库、问题库等,创新区域清洁生产协同审核机制、方法程序、资源共享路径,助力京津冀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积极融入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推动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承办第五届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分论坛、协助举办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活动,强化相关政策解读,助力先进能源、合成生物、替代蛋白等绿色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参与北京市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工作,跟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气候韧性和生态环保、绿色金融等7个绿色产业发展态势,提出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议;围绕标杆工程建设,协助整合形成重点活动、改革政策等任务清单,推动年度要点落地落实。开展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选树活动,评选出10位在推动北京绿色发展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为《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立法提供支撑。开展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协助起草立法调研报告、立项论证报告等重要立法材料7篇,面向政府部门、可再生能源企业、能源用户、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建议,4轮共征集140余条。经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条例于2025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推进党建引领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以京能集团等6家新能源企业为试点单位,认真总结党建引领推动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形成“党建+新能源”模式。推选京能集团可再生能源大数据中心、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基地等10个项目为首批党建引领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应用示范基地。为400余家新能源企业量身定做“服务工具包”,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经验做法入选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全市首批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优秀案例。

拓展公益机构功能定位,树立低碳生活北京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激励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本领,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低碳宣传教育体系,持续提升“公益机构”服务效能。

讲好“绿色北京”故事。积极开展“走出去”“引进来”双向行动。受邀参加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美地方气候行动等并作重点发言,成功加入国家能源局—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合作伙伴网络、“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宣传北京绿色发展创新实践。推进北京市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基地建设,协助举办第二十九届世界燃气大会,举办“一带一路”青年使者北京绿色行等活动,组织在京留学生走进绿色企业感受首都绿色发展成效。围绕可再生能源案例、绿色创新技术应用等与多国参访代表进行技术交流,努力打造首都国际合作绿色名片。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新观念。自2020年起,连续6年成功举办“北京市绿色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大宣讲”活动,持续深化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商超、进校园、进农村,广泛宣传贯彻节能环保政策、节约型机关创建、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点工作和热点内容,累计举办活动370余场,参与单位2万余家,直接受众15.7万人次,推动绿色生产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开展“北京市节能降碳及设备更新服务行动”助力“两新”政策落地,组织30余场“四宣四送”活动,线上线下受众6000余人次,实现北京市综合能耗1万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全覆盖。

探索低碳生活“北京经验”。连续4年开展“北京绿色生活季”活动,携手众多企事业单位举办覆盖食、住、行、游、购及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的绿色生活实践。2024年,通过推广绿色智能家电、绿色信贷等方式拉动绿色消费超过4000万元,带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意向交易金额突破5亿元,鼓励市民践行减排行为超1.6亿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3万吨,建立个人碳账本超过700万个,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北京经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5.

[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3]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4]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求是,2020,(2)

(作者简介:张望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北京策论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