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交代完天文,又开始交代地理。东西南北,四大部洲,来自于佛教的说法。而佛教的这种说法,又继承自古印度的吠陀教。在古印度的世界观里,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大山,叫须弥山。日月星辰、大陆海洋都围绕在这座大山的周围。山上住着印度的众神,其中有四个天神是管辖四大部洲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随着佛教来到了中国,就具有了中国的色彩。分别被赋予了中国名字和职能。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职风。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职调。多闻天王魔礼海,掌混元珠伞,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
吴承恩在小说中,采用了四大部洲的说法,因为这与后来的取经故事有关。说完大陆,再说海岛,这回他采用的是道教的说法。十洲、三岛,都是指海外神仙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记》载,十洲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三岛,指蓬莱、方丈、瀛洲)提到这些洲和岛,都是为了衬托花果山的美妙神奇。作为擎天之柱、大地之根的花果山,最神奇之处在于,这座山上有一块仙石。长年累月受日月精华之后,终于有一天从里面蹦出一个石猴。
石猴的出生和盘古有些相似,虽然没有开天辟地的壮举,但还是达到了石破天惊的效果。猴子眼中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本来是道教的神祇,在宋朝之后,逐渐成为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天神。在《西游记》里,他就是天庭的皇帝。玉帝开始被孙悟空吓了一跳,派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打听,听说是个石猴,就没放在心上。可是他却没想到,这个石猴日后会给他带来大麻烦。
石猴一出生,两只眼睛就直往天上看。这说明在他的天性里,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东西。在后面的故事中我们会看到,无论是大闹天宫,还是西游取经途中,他勇往直前。石猴先学道、后学佛,但在骨子里流淌的,还是儒家的血液。他身上所体现的,既不是道家的避世、也不是佛教的出世、而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西游取经本来是一个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故事。但是在吴承恩的笔下,这个故事变成了以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融合儒释道多种思想,带有民间乐观精神、幽默喜剧特点的小说。因此,我们说吴承恩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