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桥超70年楼龄老小区变身“幸福院”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褚英硕

2025-10-13 08:45 语音播报

城事

平坦整洁的沥青路延伸至每栋楼前,规划有序的车位告别“抢位大战”,新增的公共晾衣架、充电车棚贴心又实用……如今走进朝阳区酒仙桥街道中北路社区701家属院,眼前的靓丽新景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座楼龄超70年、问题缠身的老旧小区。

701家属院经过改造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701家属院共有200余户居民,因建成年代久远,小区一度陷入“衰老困境”:道路破损坑洼,老人、小孩出行需步步小心;停车位配比不足,居民每天为找车位发愁;楼体墙皮剥落;公共座椅经日晒雨淋后木质腐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足等各类问题,居民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改变始于今年4月。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701家属院小区环境改造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不同于“一刀切”的改造模式,中北路社区从项目之初就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居民议事会、与701厂单位座谈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居民对改造内容、设计方案的意见建议。施工过程中还全程公开进度,设立沟通反馈渠道,确保居民“有问题能找到人、有建议能提得上、有矛盾能及时解”,让改造工程成为“居民说了算”的民生项目。

701家属院经过改造后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小区环境改造按照“一轴、三园、多节点”的设计方案推进:以小区主通道为核心的“一轴”区域,不仅拓宽了出入通道,翻新了沿街门面,粉刷了建筑立面,还同步铺设沥青路、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从“面子”到“里子”全面升级。“春华园、夏芳园、秋实园”3个生态景观空间,则通过补植绿植、加装绿化浇灌设施、铺设透水砖、增设太阳能照明灯和景观花池,让小区四季有景、步步见绿,成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多节点”提升更是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新建的“集思亭”为居民提供了户外议事、邻里交流的空间,重新施划的机动车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改造后的充电棚消除了安全隐患,垃圾分类回收站、健身器材、公共晾衣架等设施的布局,让公共空间的功能实现“最大化”。

新增的公共晾衣架贴心又实用。
重新施划的机动车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

如今的701家属院,不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更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老人们在“集思亭”里下棋聊天,孩子们在景观花园旁玩耍,居民们再也不用为停车、充电犯愁。“现在小区大变样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院’!”居民秦大爷说。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