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11:08
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京隆重举行。13日傍晚,在国家会议中心三层一间会议室里,彭军将老照片精心装裱后,送给了年逾八旬前来参会的蒙盖拉夫人。照片中是二人30年前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的同框画面。
1995年,彭军参与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世妇会)的接待工作,蒙盖拉夫人是大会的秘书长。虽然30年未见,但二人还记得那年在北京会场令人难忘的相聚。“这些年,妇女事业发展了,会务服务更精细了,不变的是老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北京服务的温度。”彭军感慨。
30年后的重逢
“这真是一个大的惊喜!”看到照片,蒙盖拉夫人十分激动。照片里,蒙盖拉夫人正签署服务项目书,彭军持笔站在她身后,面露微笑。她指着照片高兴地说:“这是30年前的我们。”紧接着,她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北京那次大会办得很好,我印象很深刻。”
10月12日,蒙盖拉夫人来到北京参加全球妇女峰会,见证北京世妇会《北京宣言》的落实进展。她是坦桑尼亚著名的妇女活动家,一直为妇女事业奔走,还被许多人亲切地称为“北京妈妈”。听闻蒙盖拉夫人回京的消息,彭军翻出了几张旧报纸,上面记录着蒙盖拉夫人与北京的缘分。
一张当年北京世妇会期间的报纸中,彭军和同事们正在为蒙盖拉夫人过50岁生日。报纸刊登的照片里,蒙盖拉夫人正开心地切生日蛋糕,50根蜡烛围绕着红绿相间的大会会徽图案。
“当时,正是我把蒙盖拉夫人带到酒店,和众人为她一起过生日的。”说起二人的渊源,彭军一直记得这位热心的、有亲和力的女性。彭军回忆,为她过生日时,北京接待人员还安排了面点师傅为她现场表演抻龙须面。当时厨师两臂展开,两手各握住一头,上下抖动,正反扣交替,不一会儿,就抻出上万根龙须面,引得蒙盖拉夫人赞叹连连,还幽默地问:“我吃了面,也会长生不老吗?”大家趁势向她科普起中国的美食文化。
蒙盖拉夫人临走时特意感谢了会务接待人员的辛苦付出:“我非常高兴在此度过了美好时光,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说一声谢谢......”无论何时提到北京世妇会,她都赞不绝口。
“会务接待是各国代表认识中国的窗口,两次有关妇女保护的国际会议,我们的目标都是让每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到‘宾至如归’,让他们感受到北京的热情。”彭军说。
真诚服务赢赞许
30年前北京世妇会举办时,彭军是第一次接触到规模如此大、规格如此高的会议。他回忆,会议准备千头万绪,首次接到服务保障大会的任务时,他和同事们心里打鼓。
“会议正式接待期近一个月,但从设计准备、物资采买、布置会场到接待任务完成,前后历经近两年时间。”那年,彭军是负责会议接待的项目经理,不仅要联络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与他们协调办会事项、对接需求,还要布置会场,确认各设备、物品的摆放。
一次,会场布置完成后,请工作人员来验收。“这个台型不行。”验收人员只看了一眼,便发现几排桌椅之间的间距不相等。彭军和同事们俯身用尺去量,果然,有的间距是95厘米,有的间距在1米多。“会议接待的严谨可见一斑。”从此,每一次摆台,他都和同事们亲自测量,差1厘米都不行。
彭军介绍,北京世妇会举办时,每天超万人次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会。“由于变台的时间非常短,我们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分片负责,大家一天也没休息,家离得再近也不回。”各国代表审议《北京宣言》《行动纲领》时常常通宵达旦,彭军和同事们就在一旁待命,为他们服务。下雨时,一些外国代表出门晚了,发现接驳车已经走了,接待人员便冒雨帮忙打车,回来时,全身都湿透了。真诚贴心的服务,赢得了不少外国代表的赞许。
北京世妇会彰显了北京举办世界性大会的实力。此后,北京会展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落地北京,北京也迈向国际会展之都。
接待流程标准化
时隔30年再次负责会议接待,彭军已从会务接待的具体执行者变为幕后统筹者。他对完成这次会务接待工作胸有成竹。“这样高规格的国际性会议,与30年前最大的区别就是,从人员、设备到物资,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接待流程与规范。”
本次全球妇女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展面积更大了。全球妇女峰会开始前,会务接待人员已模拟演练20多遍——从嘉宾的入场音乐,到服务人员的站位、动作、步速、笑容,都有严格的规定,灯光的高度、亮度要根据演讲人的身高计算,甚至后厨的炒菜摆盘的时间都严格按分秒来设计。“就连一个倒茶的小动作,也要拆分成25个步骤。”彭军介绍。
会场内处处体现着对女性权益的关注。例如,参会女性有八成,为了让穿高跟鞋的女性在会场能更自在地行走,会场铺上了地毯,让女代表不必担心走路发出声响影响会议;女性代表多,会场还临时将部分男卫生间改成女卫生间,为她们提供方便;“北京礼物”店也为女参会嘉宾提供了非遗首饰、丝巾、国货美妆等精美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