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顺义区在后沙峪镇江山赋社区举办了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以可感、可触、可体验的方式送到居民身边。
现场直击:演练有序,疏散高效


演练现场。
“请大家立即就近避险,双手护住头部,靠墙角蹲下!”9时许,随着模拟险情信号发出,社区楼宇内的居民在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迅速蹲在活动室四周墙角、桌子底下,双手护头、双腿弯曲。待楼体“晃动”减弱后,居民沿着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向指定应急避难场所集结。整个过程指令清晰、响应迅速、配合默契。
居民高铁名在演练结束后感触颇深:“虽然只是演练,但那种紧张感很真实。这让我和家人都清楚记住了,万一真遇到危险该怎么办、往哪儿躲,很受用。”
寓教于乐:知识在趣味中扎根


居民参与趣味游戏答题活动。
如果说应急演练是一场“小考”,那么接下来的环节则是一堂生动的“互动课堂”。在防灾减灾趣味游戏区,“有奖答题”转盘前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居民,欢声笑语不断。题目涵盖地震、火灾、暴雨等多种灾害应对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防灾减灾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人心。
专业赋能:装备与法规的双重守护



消防员和森防队员为居民讲解装备使用方法。
一旁的装备展示区内,各类消防器材、森林灭火器材和专业应急装备一字排开,吸引了不少居民的目光。消防员和森防队员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各种器材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并邀请大家体验。

居民试穿消防服。
“原来穿上消防服这么厚重,里边也不透气,消防员太不容易了。”居民李健感慨。通过与装备的“零距离”接触,居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对应急救援工作多了一份理解与敬意。


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宣传材料。
在政策法规咨询台前,工作人员向居民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法律法规,解答大家的疑问。


活动现场。
“我们举办这场融合了演练、体验、学习的活动,目的是把抽象的‘韧性’概念,转化为居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安全技能。”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韩立稳表示,“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演练与互动讲解,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应急避险能力,为构建安全顺义增添了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