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周演出预告(10月13日-19日):艺术展览
2025-10-15 09: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艺术展览

01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9月30日-12月30日

看点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座历经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禁苑,自此变为向全民开放的文化殿堂。

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于9月30日在午门展厅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以200件(套)珍贵文物,立体式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从萌芽诞生到曲折成长,从步履维艰到阔步前行,从探寻求索到锐意创新的发展历程。

展览通过三大篇章,还原这场属于故宫的百年行旅,展现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守望相传的百年答卷。

第一单元|一脉文渊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应运而生。从古物陈列所开办,到故宫博物院成立,紫禁城焕发新颜。抗战烽火中文物南迁,身涉万险、魂系一线,“文物归国有、故宫为全民”的理念,于风云变幻中愈发坚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管理下的故宫博物院,于百废待兴时再出发。文物北返、古建修缮、开放展览,步步维艰而步步铿锵。一座崭新博物院,阔步走入人民的时代。

第二单元|百年传承

故宫博物院肇建百载春秋,其所以不废、不散、不熄者,既有一代代故宫人以身许国、以志护文,更赖政人民携手呵护、共同成全。数代旧藏辗转重归,廿万珍藏陆续入库,文物体系日臻丰满;更有一件件瑰宝、一座座殿宇,凭匠人妙手重焕生机。今日的紫禁城,是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守之者,传之者,皆寓山河万年。

第三单元|万千气象

虽为故宫,非止旧章。不独承古,更需图强。“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的体系建设下,故宫博物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华章再赋,气象万千。新时代的博物馆,既是储宝之所,更为育人之堂。以物正史,以文启智,故宫乃学府,展览即文章。

注:图文来源故宫博物院


02

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

首都博物馆9月30-12月14日

看点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1038~1227)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气势恢宏、文化厚重。它不仅真实记录了11~13世纪中国西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更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多元文化底蕴,在世界墓葬类遗产中占据独特地位。

西夏陵为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见证,而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大部分展品正来自西夏陵。

在参展的103件/套西夏文物精品中,其中共有33件(套)一级文物,包括黑釉剔刻花四系扁壶、西夏荔枝纹金牌饰、彩绘泥塑佛头像、石雕力士支座等,涵盖瓷器、金银器、碑刻、雕塑、建筑残件等多种类型。展品全面呈现了西夏时期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信仰形态与艺术风格。

注:图文来源首都博物馆


03

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025年9月30-2026年3月29日

看点

本展依据传统马面裙的美学演变为划分,始以序篇形式呈现出马面裙的形制起源,后以马面裙的定形与发展为题,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方兴未艾”,展示了明代马面裙及其同期的袍、袄等,力图呈现出明代马面裙的着装风采。第二单元“百紫千红”,展示了清代的阑干、月华、凤尾及百褶鱼鳞裙,辅以袄、褂,马面绣片等,呈现出清代丰富的裙型与华美的装饰。第三单元“简雅凝练”,展示了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下,马面裙形制及装饰上的简化。

近年来,马面裙以其独特的魅力再度吸引了众人的瞩目,当代设计师以传统马面裙为灵感进行传统重构,赓续了华裳故事;这不仅是对传统裙裳之美的承继,也是今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部分展品欣赏

蓝色缠枝四季花卉纹织金妆花缎马面裙

长88厘米 腰围104厘米

山东博物馆藏

展期:2025.12.30-2026.3.29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马面裙

长88厘米 腰宽60厘米

山东博物馆藏

展期:2025.12.30-2026.3.29

蓝色暗花缎地绣花鸟纹夹棉阑干马面裙

长118.2厘米 宽100.8厘米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红色缎地绣海水鹤穗纹红喜裙

二十世纪初

长90.5厘米 宽115厘米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注:图文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更多信息关注“大戏看北京”小程序

来源 | 北京文艺攻略


作者:

文旅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