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12:50
近期,银行信用卡APP正迎来一波密集“退场潮”,从国有大行到城商行,这场手机银行APP的“瘦身运动”已席卷十余家银行。
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公众号近日发布公告,宣布逐步关停“缤纷生活”App,并将其全部功能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中国银行也成为首家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的国有大行。“迁移完成后,‘缤纷生活’APP将停止下载注册,并逐步关停服务。”中国银行公告显示:“我们诚挚邀请您提前下载并注册‘中国银行’APP继续使用我行的信用卡产品与服务。”
不只是中国银行,还有多家中小银行陆续整合旗下信用卡APP。今年3月31日,北京农商银行也关停旗下“凤凰信用卡”APP,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去年12月30日起,“渤海银行信用卡”APP正式停止服务,相应功能也迁移至“渤海银行”APP信用卡板块内。
此前,上海农商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等银行的信用卡App已在2024年停止服务,相关功能已迁移至手机银行。除了信用卡类App,还有部分直销银行App也陆续关停。10月10日,北京银行公告称,因直销银行业务调整,其直销银行App、直销银行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原直销银行相关业务已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手机银行。
今年1至9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共发布3期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注销备案公告,其中晋商银行的“晋商直销银行”App、青海银行的“青行直销”App等均因停止服务主动申请注销备案。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中国银行关停“缤纷生活”App是国有大行首次大规模整合旗下信用卡App,具有风向标意义。鉴于目前信用卡贷款余额占总贷款的比例普遍下降,其他国有大行不排除跟进整合。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银行App“瘦身”是监管政策、成本压力与用户体验共同驱动的必然选择。未来或有更多银行会关停旗下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的App。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与上季度相比减少600万张,较去年末减少1200万张,而较2022年中最高位的8.07亿张下降11.4%,目前已连续11个季度下滑。
在信用卡授信和使用上,截至2024年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2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4%;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8.71万亿元,同比增长0.25%。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3.14万元,授信使用率为38.03%,延续下降态势。
银行对信用卡App的关停与整合,并非短期突发的业务调整,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整合App是银行业加速对所有渠道运营集约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还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风险的集中管控。
金融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让银行加速了整合步伐: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针对银行App整合后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娄飞鹏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优化移动生态,集中资源升级主App,整合信用卡功能实现“一站式”服务,强化客户分层与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活跃度;二是强化数字能力。推进IT(信息技术)架构分布式转型,引入AI(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智能服务与自动化风控;三是探索多元服务。主App拓展财富管理等增值服务,结合“金融+生活”场景增强客户黏性;四是筑牢合规安全防线,保障数据迁移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