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沉默的荣耀》故事真实原型是他们
新华每日电讯

2025-10-15 19:22 语音播报

时事

近日,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热播剧《沉默的荣耀》,以吴石、朱枫等烈士为原型,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谍战史诗,再现了1949-1950年的那场生死暗战。

革命战争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为了共同的事业、愿景和理想,潜伏于异己之中,舍小家为大家。

为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为了让明天的太阳照在每一个孩子的笑脸上,他们付出了巨大牺牲。

今天就随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了解电视剧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级别最高的潜伏者”

为解放台湾牺牲了……

吴石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已是国民党陆军高级将领的他,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于1948年秘密入党。

后来,吴石一度被任命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他也因此被称为“级别最高的潜伏者”。

1949年8月16日清晨,吴石偕夫人王碧奎和他最小的一双儿女乘坐着军用飞机,从福州飞往台湾,电视剧中再现了这一段历史。

当吴石下定决心,毅然决定赴台时,好友吴仲禧听说后问道:“您到台湾万一出点事情,嫂夫人和孩子该怎么办?”

吴石的回答其中有一句话,令无数观众动容,“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这次他执行的使命任务是无上光荣的,“配合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做好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

来到台湾,吴石获得了“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在他看来,这个身份不但可以让他进入最高决策层,便于获取情报,而且能够为他增加几分安全系数,便于继续潜伏。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截图

剧中吴石一家到台湾后,妻子儿女见到当街枪杀共产党人的血腥场面,几近崩溃。而战友的牺牲也让吴石心痛,吴石十分清楚,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随国民党残余部队进入台湾,前方的路将是什么,作为“潜伏者”个人需要承担什么。

1950年1月,因被叛徒出卖,吴石被秘密逮捕,6月10日,吴石等人被执行死刑。

临刑前,他在军警的包围中写下绝笔:

“天意茫茫未可窥

悠悠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

如此收场亦太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

声名志业总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

泉下差堪对我翁”

归家的路,她走了60年……

1950年6月10日,台湾马场町阴云密布,下午4时30分,枪声连续响起,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血洒台湾。

朱枫,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探亲为名潜入台湾,成功传递了包括吴石提供的多批重要情报,被捕后英勇就义于马场町刑场,临刑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份“以生命守秘密”的决绝,如今在《沉默的荣耀》中被真实还原,让无数观众泪目。

1950年6月10日,朱枫就义前一瞬。

朱枫的名字在她牺牲后的半个世纪里,一直隐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2000年,一张她临刑前的照片在《老照片》杂志刊发,才让女儿朱晓枫“50年后第一次看清母亲当时的模样”。

朱枫家属接过烈士骨灰。

2010年12月,经两岸各界努力,朱枫的遗骸终于从台湾回归大陆,在烈士家属及故乡各界努力下,烈士骨灰于2011年7月安葬在镇海革命烈士陵园,故乡为此专门修建了“枫园”,并多次修缮了烈士故居“憩园”,成了缅怀她的精神地标。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位于镇海中学的朱枫故居。

当朱枫的名字被一次次念起,当她的故事被一遍遍讲述,烈士用生命写就的“无名之诺”终将在新时代的山河间,永远回响。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随着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位于福建福州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的吴石将军故居也迎来了大批前来缅怀瞻仰的游客。

10月12日,将军广场上吴石将军的雕像肃然矗立,基座前摆放着多束寄托哀思的鲜花,更令人动容的是雕像下方还摆放了三张照片,上面展示的正是今年九三阅兵中亮相的大国重器。

(综合自未来网、共青团中央、学习时报、共产党员网、中国新闻社、北京日报、CCTV纪录、极目新闻、国家安全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快讯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